公告:
精彩视频
发表于 10-5-5 17:46:1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马达王 于 10-5-10 21:43 编辑

在2月份的TITC大赛中,我参与了好盈初级版本的Boost程序的测试.也顺利的进入A组决赛.但是当时的程序还不够完美,细节问题还很多.马达温度与直线速度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在赛后好盈科技也迟迟没有发布这个自由度超高的程序,我想也是为了各位玩家的荷包着想把 哈哈哈哈哈 因为这个自由组合的程序实在是需要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测试,调整,搭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杯具.杯具 我TITC最后一轮决赛的最后半圈 就是杯具的真实写照.

又经过了2个月的调整,解决了发热问题后,好盈才正式发布了正式版本的Boost程序.
在5.1长假期间我连续测试了3天新版程序,感觉到这次的正式版本程序已经和泰国时候的初级版本有了很大的差别.
用TITC名言"非常好"和"完全不行"这两个词来形容新老程序的差别,我觉得一点都不过份.


在发布后的几天里国外一些专职车手也测试了这个正式版的程序,并且在国外知名论坛RCTECH上发帖讨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这篇帖子里我会持续发表一些测试的数据和心得供大家分享.   RCFANS灌水专业户请勿入内


待续..........................
413645485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7:56: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顶~~~~~~~~~~~~~~~~~~~~~~~~~~~~~~~~~~~~~
发表于 10-5-5 18:04: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马达王 于 10-5-5 18:35 编辑

以下是我对各个设定的理解

设定卡第9项 进角档位:
每个档位下面所对应的数字就是增加进角的次数,而每次增加的进角度数相同
选2就是增加3次进角 选5就是增加12次进角
假设每次增加的进角度数是2度(我不知道每次增加的进角实际度数是多少)
选择第5档后就是12*2 总共增加了24度进角
设定值
1
2
3
4
5
6
7
8
实际进角值
0
3
6
9
12
15
18
21


第12项  TURBO进角
在全油门后 释放的更大进角来增加直路速度   需要和第14项搭配
设定值
1
2
3
4
5
6
7
8
9
实际进角值
OFF
1
2
3
4
5
6
7
8


第13项  起始转速:

如设定到第3档 6000转.当马达的转速提升到6000转的时候第9项的进角开始增加.
设定值
1
2
3
4
5
6
7
8
9
实际转速值
3000
4500
6000
7500
9000
10500
12000
13500
15000



第14项 TURBO延时
如设定9档就是延迟0.8秒
全油门后0.8秒TURBO进角才会开放.对应不同的跑道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设定.
应该很容易理解
设定值
1
2
3
4
5
6
7
8
9
实际时间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第15项 进角档位转速
配合第9项的进角档位使用
假设第9项选择了5档 进角就是增加12次,档位转速选择3档400转.
那么就代表每过400转进角就增加一次
设定值
1
2
3
4
5
6
7
RPM/
200
300
400
550
700
850
1000





先用一个我的设定来解释一下 我想会更加清晰
9
进角档位
12
TURBO进角
13
起始转速
14
延迟时间
15
进角转速
6
6
5
8
4
15
5
9000
0.7
550


马达先运转到9000转---开始增加进角---之后每550转增加一次进角---总共增加15次---到达全油门后等待延迟时间-----到达0.7秒延迟时间---TURBO进角开放
BillyK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8:09: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澳门
還是不懂這個程序。。。。
发表于 10-5-5 18: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围观,继续等详细设置,不想餐具上演。
eagle_eyes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8: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顶老马牛帖  慢慢学习
lamliang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9:05: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老马你测试用的是多少t的马达?
x-tech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9:44: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高智能方程式赛车的时代到来了,加速开turbo,极速用boost。
佳哥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0-5-5 19:45: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等着迷恋。。。。。。。。。
发表于 10-5-5 20:04: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马达王 于 10-5-5 20:09 编辑
老马你测试用的是多少t的马达?
lamliang 发表于 10-5-5 19:05


大部分是针对美国那么些STOCK比赛规则的马达来测试
比如 10.5 13.5  17.5
还有亚洲比较流行的11.5

4000KV以后的马达 个人觉得已经不需要使用这样的程序来提升速度了  操控性和爆发力是更关键的课题,除非真的是300米直路的跑道 呵呵

10.5以上的马达 这个程序还是有搞头的,但是操控的手法必须跟随程序的搭配来改变,车子行走的线位也完全不同.一切的一切都要迁就电变 马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