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面抓力的主观分析判断 武汉行归来复盘
玩车时我手机主要拿来连音响放bgm了,毫无拍摄素材,只能转发专业的视频编辑大白梨,大师傅的视频来了。(和之前发的不太一样哦)上海JSM x 武汉AD // RC漂移远征交流
<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352870729&bvid=BV1ZX4y1S7zK&cid=1033326589&page=1"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iframe>
http://image.rcfans.com/pic/20230302/1677739854267206_987.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ExMDA2L29zc18xNjMzNTM0ODIxOTgzXzg2NF81MzNfNTYucG5n,t_50,g_se,x_20,y_20
言归正传,这次武汉行回来比起对于操作上的感悟,更多的感悟收获其实源自于地面差异。原本我准备另发一篇关于横向评测地面抓力的帖子,在经历了武汉行后还是决定暂时作为自己使用的作为调车参考的一部分。而不是想尝试进行一个大方向的推广和参考标准。
先大致说一下我原本试图推广的地面评测思路。源头很简单,最大静摩擦拉力等于压力乘摩擦系数。这是最理想化情况下的表现。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一个理论基础。因为实际情况下,车轮一定是个运动状态,直观上应该属于“动摩擦(?)”。理论上的接触面积不影响拉力,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接触面积越大抓地力越大。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了,静摩擦拉力并不能证明太多关系。
http://image.rcfans.com/pic/20230302/1677739880925679_705.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ExMDA2L29zc18xNjMzNTM0ODIxOTgzXzg2NF81MzNfNTYucG5n,t_50,g_se,x_20,y_20
但是,证明不了太多关系并不代表这个测试没有用。当我们用相同的测试方式,得出不同的数据,这个不同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为一个横向对比的参考物。打个比方,我在砂纸上,拉动车子所需的拉力是500g,放在冰面上同样拉动只要5g。 这两个拉力也许并不符合任何物理理论中的理想数值,但是他还是能客观的表现出冰面比砂纸“滑”这一客观事实。
在这个基础上,在我最初的想法里,可以尝试用来不用亲身测试便可以多方,远距离,共享,自己车场和对应用胎的一个“抓力大小”的环境情况。
为此我还专门测了一波上海所有的地面材质在不同轴重和胎和胎接地不同的情况下的拉力数值。还做了个视频。如下。
地面最大静摩擦抓力的粗略比对方式
<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437816174&bvid=BV1Hj411g7E8&cid=1033744975&page=1"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iframe>
Hudy调车板的测试是为了测试统一不同的人能否在相同情况下拉出相似的数值,毕竟方式一样是数值对比有参考意义的基础。
就像视频里说的,发力过头会让车子滑动,测试数值不做数,发力不够则会让数值大幅偏低不够准确。最好是有个第二人辅助观察车子移动前的最大数值。
这套做法,其目的并不是想证明静摩擦调到最大车子就跑的越快之类的(静摩擦要大单纯加重就是了)。而是单纯的试图得到一个类似轮胎和场地结合后的一个类似“摩擦系数”的东西,用来横向对比,并直观的比对地面的抓度。
尽管这个抓度依然会收到轮胎磨损度啊,车重不同之类的因素影响,但是,车与车之间会有不同,会有快慢,不就是由这些小细节叠加产生的嘛。
我想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大方向的横向对比值,就像一开始说的,条件手法相同5g拉力和500g,一看就知道500g抓度高。 在现在的之前一直有个很怪的现象,就是“老玩家”问打字云调车的新人,你地面抓不抓?
地面抓不抓,这是要靠不断的亲身经历,体验,不断刷新自己对抓还是滑的上限下限后才能筑立起来的一个属于自己的“主观”评测框架。简单来说,让一个刚入坑的新人形容地面抓还是滑,如果这新人是个只懂地板油的开关手,那你给他个粘鼠板都有可能跟你说这滑的一批。对动不动就油门放空的新人来说,可能什么地都容易拉直飘不起来。
包括对我来说,对于竞速沥青,主观感受一定是,哇,竞速地诶肯定狠抓,然而实际跑过后却发现,粗大的沥青颗粒会造成很多弹跳和无效接地,实际结果滑的一批。很多时候,主观判断的抓度往往并不准确,亲生经历过得感触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导。没人能说自己的感受一定正确,说这个是抓的就一定是抓的。
好了,铺垫了那么多半个字没提到武汉,那么武汉行为什么会让我搁置这个看似还可以的对照机会。
我们初到武汉的第一个晚上,最先做的肯定是先用原设定试跑一下看下差别(为了配合武汉场地要求,我们都带了tp胎在上海开胎了)。无一例外所有人的感受都是,比上海滑的多,一进弯就spin。在经过两排电得适应和操作修正后依然没有太多气色,进弯重度spin根本不像是能从操作上避免的样子。然后还有武汉场地的新胎抓爆,老胎更滑的奇怪传统,换上武汉车友帮我专磨的老圆胎后,嗯,确实比之前带来的tp胎更滑了。。。
当我准备把这地归类到中低抓前,我掏出拉力秤拉了一波。。。这一拉,拉的我眉头都皱了起来。也是我放弃推广的原因。 猜猜,谁能想得到我主观认为的“滑地”,神特么拉出来的拉力高达420?! 我反复拉测,行车线上始终是400多的拉力。。。要知道,上海体感抓的pvc地砖也就210啊,这都翻倍了啊?。我车都没调就是上海的原本设定啊?怎么静摩擦那么大的地甩起来就那么滑。。。事出反常必有因,一定能有个合理的解释的。
直接说个人的推测结论。武汉地面属于pvc软胶,在表面的pvc层磨损后下面的软胶材质会被高速旋转的后轮磨损出“屑”。这些屑会在后轮留下更多的划痕,并嵌入后轮中,而划痕会进一步加剧后轮刨地的情况。产生一种类似后轮陷入沙地或是泥浆地的情况,后轮转但是产生不出推力,动力只是在刨地,地面在能反馈出足够的抓地力前已经被刨走了,从而产生了后轮很“滑”的体感。
有人会说了,不就是出点灰,小题大作,灰能有多少影响。那么这个是在这个地上跑一管电10分钟左右的情况。要说没有影响,我觉得还是挺大的。
http://image.rcfans.com/pic/20230302/167774006439010_704.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ExMDA2L29zc18xNjMzNTM0ODIxOTgzXzg2NF81MzNfNTYucG5n,t_50,g_se,x_20,y_20
http://image.rcfans.com/pic/20230302/1677740064392247_797.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ExMDA2L29zc18xNjMzNTM0ODIxOTgzXzg2NF81MzNfNTYucG5n,t_50,g_se,x_20,y_20 在后轮动力刨地滑的情况下。没有动力的前轮可以说是饱受420抓度的折磨,虽然前轮的落地重远小于后轴,收到的抓度不会像静态后轮那么夸张,但是比起上海怎么也是个翻倍的抓度。
前轮因为没有自发的动力,虽然是在一个顺着轮轴承方向滚动状态,但是除开顺轮轴的方向上实则是在与地面进行一个类似静摩擦的的减速。这时这个减速就凸显了420抓度的减速了。真的就是一旦偏移寻迹路线,车头就会出现大量减速,大量减速会造成重心前移,重心前移在额外增加了前轮负载的同时还触发了bump,阿克曼的打开(不符合寻迹路线的打开)进一步加剧了减速,一个瞬间由车头失速造成的恶性循环直接成型,造成了spin。
分解了说可能比较迷惑,拿一个比较大众的情况差不多就是,硬胎能跑的情况下,换上竞速用的胶胎,虽然漂移的动力能足够触发后轮的打滑,但是前轮因为过抓,一旦有推头趋势或者路线出错让前轮朝着非前轮轴承滚动的方向滚动,那车头一下就抓停不走了,车头不走,那就一下spin了。
武汉的地面给出的感觉就是如此,硬要说算抓还是滑的话,按我的主观感受只能说,车头抓爆,车尾滑。 在对地面有了个自己的判断后,调整方向也就清晰了,一个是前轮减抓,一个是后轮增抓,最后是操作意识上的调整。
具体行为大致是,前轮弹簧换硬,以减少重心转移带来的负载和bump变化,增加支撑。虽然邦硬的前簧比如rd的红蓝粗短簧可以减少大量的车头变化以达到稳定寻迹的效果,但是相对的,一些比较迅速的翻身和高响应的微调整会变得比较难以实现。最终就用了rd5对盒装里的那对前簧。虽然激烈转移后还是会偶尔抓停失去的状态,但是这个程度的激烈转移,我自认为可以归类为操作失误,可以更直观的告诉自己,动作做大了,下一圈需要修正操作。直到最后也没有换别的前簧,对我来说,练习时间有限又不是什么正式比赛,比起求稳,能够随时调整路线和角度的灵活性会更有意思,哪怕有地方跟不上主场车友的路线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然后是后轮增抓,简单来说还是按滑地处理了,降动力增加驱动频率是动力部分的调整。硬簧最后用了3对装黑色的渐进式td弹簧里红色最硬。目的在于通过弹簧的高支撑减少车子的滚动幅度对于后轮camber变化的影响,毕竟中间通过胎面磨损痕迹有发现,虽然说转起来的时候滑,但是软簧时,哪怕带了点camber没有完全半面接地的情况下,胎的外侧半面也有磨损嵌灰的变化。说明尽管体感上偏滑,实际上仍有位置和时机会导致车子侧倾过度导致camber变化大到从内侧磨地侧到外侧磨地。
再次推测是在低速抱死后轮进行滑动摩擦时420的抓度起的作用,在低速侧滑和后轮极低速转动和抱死的状态下,并不会产生刨地的效果,420的抓度能够起到很好的停车效果。由于时间不够仔细琢磨侧倾位置,就按劲量少侧倾和camber变化,保持全接地来
简单处理了,这样车架侧倾导致的抓地力变量会相对减少,更多的操控压力会转移到转速控制上。
全程全接地,是个相对车速比较稳定的配置,但是也有局限性,全程全接地会导致起漂困难,需要蓄力更多才能漂出去,同时在抛出去的同时就开始一定程度的减速,感官上就是稳定,可控,缺点就是看着翻身偏慢,没有犀利的顿挫感。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测试琢磨,利用好地面抓力侧倾配合camber接地,是可以做到小接地轻蓄力起漂,起漂后侧倾到位,后轮全接地后再进行减速定角度。可惜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琢磨侧倾点和测试camberlink。因为武汉赛道还有两种路线,两种风格,第一种是斜抛垂直进弯,第二种是大直线直冲后负角度进弯。赛道的变化导致能琢磨的时间更短了,还是比较范用的全程全接地比较范用。
最后就是操作意识上的修正,由于高低转速,和高低速侧滑都有不同的抓度反馈,进弯无法像上海本地需要持续控制油门进行一个进弯的滑。需要的是随时依靠抱死和低转的静摩擦去做一个侧滑控制,更偏向是在刹车的时机和时长的控制。
脑子很清楚进弯要更早节奏的抱死收油,手上往往就是肌肉记忆带着油就进了。。。
在这些大方向调整后,已经能和武汉本地车友漂个有来有回了。两种跑法也能比较好的适应。就结果来说还不错啦。 最后话再绕回来,武汉行归来后我放弃了用拉力静摩擦来判断地面抓度的方法,放弃了但是也没完全放弃,就算后轮因为地面磨损的情况会出现体感不同的状况,但是这样拉出来的静摩擦似乎也可以作为一个前轮的状态参考。 至于后轮滚动时的体感摩擦推力如何,似乎可以用纯白的推秤法来测。
【莼bai 湖南长沙漂移场地地面摩擦力测量-哔哩哔哩】 <br /><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bvid=BV1Jd4y1H7Pw"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iframe>
但是感觉依然有局限,直线推力依然与后轴重有所绑定,而后轴重也直接影响了进弯抛出的力度和惯性,能参考,但是车重差距大的情况下,感觉也无法直接作为一个横向参考。
总之,抓不抓还是以一个个人阅历为主,别人的滑有可能比你想的滑更滑,别人的抓可能比你想的更抓。单独的静摩擦系数对比在经过武汉这类重度出屑的地面后也是直接粉粉碎。并不能作为一个范用测法。
终究还是有机会全国各地都跑一跑玩一玩吧。
http://image.rcfans.com/pic/20230302/1677740272871786_284.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ExMDA2L29zc18xNjMzNTM0ODIxOTgzXzg2NF81MzNfNTYucG5n,t_50,g_se,x_20,y_20 我是来学习的 膜拜杀手 你这码字能力漂移圈no.1 有机会来成都玩儿 或者全国赛看有无机会再一起尬车 瓷砖地,当下雨降温,瓷砖表面凝水汽混合一些灰尘之后,抓的一逼 我也玩过同款地胶,感受一样,抓,无比的抓,但是车速确很慢,给油没推力的。
抛弯出去感觉车头粘死在地上,不像平时的地面是滑出去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