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UD&MST XXX-D VIP改后置RWD&J2新品后置配重扰流电池支架&2驱追走视频
本帖最后由 無聲亻方有聲 于 14-8-22 10:04 编辑标题有点复杂,因为标题一定要长。。。
好了,正如题,这里有改车、有新产品、有新热潮、也有新的照片视频、当然也有新的分享~~
RWD在香港那边就已经发展的比较完整,RWD单走、追走、拉龙等等等的都很顺畅了,这是上次去了香港D-style车场交流后的感觉。当然日本那边RWD也玩得有一定的程度了,首当其冲的D-like他们的视频也相当具有看点!
对于国内来说,RWD算是刚刚兴起,属于新鲜事物,当然玩起来会有很强的新鲜感带来的乐趣,因此偶也搀和一份,尝试一下那个新鲜感。虽然本人极不看好RWD能取代四驱有CS的车,因为CS的本质就是反胎,而且是坚持反胎,玩得好,出来的效果比正常还好、还多看点、乐趣与竞技感。并且从现在整个RC DIRFT界RWD的发展程度来说,RWD与CS车同时存在各分江山是没多少问题的,因为RWD是仿真流,CS是竞技技术流只有玩得很好才能接近仿真并且超越真车的那种激情!所以,虽然我反对RWD取代CS,但是,我会选择两样东西同时玩,因为那种新鲜感能给人欢乐!
其实,其实RWD和CS两样东西究竟是完全不一样还是怎样呢?
如果你有留意国外的RWD视频,你会发现他们的RWD跑法是有区别的,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爬一爬过去看看。。
其实,四驱的CS反胎车有玩法又何尝没有玩法的区别,这里不说国内的那种正胎修正玩法和国外的坚持反胎玩法的区别了。。但到了后驱那里,玩起来,给人觉得手法上其实跟坚持反胎的手法差不多,这里说的是修正程度玩后驱,你不可能不断的拧手轮修正方向了,只能去微修,不能让前轮摆得太快,不然,车就会非常的扭,不稳定,撩来撩去。。。
RWD和CS还有一个不同的方面,就是柔和和激烈的转身效果了,这次特意做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单跑的视频,一个是追走视频来略略展示一下RWD手法上的区别。。。
好了,以上码字很多。。废话很多。。。下面回归正题:
首先 ,是J2出品的这个兼具配重电池架、后扰流的支架,他适合MST、SJ、Yokomo等等的车安装使用,下图能看出MST XXX-的安装完全没问题,由于我的车是后置车,并且改了短电,后面不能放电池了,而且本身车架是后置,后面太重会有反效果,车架尾部适当再配上点重量效果好很多,这个支架作为配重用,配重后能增加甩出去的惯性,当然,能提高一点速度,加速效果好很多!!往下可以留意视频,看看这配重的效果如何!
然后呢,是本人改的后驱XXX-D VIP,改了舵机位置,改了短电,改了前转向杯为HT用的塑料杯。为了保持前面转动的东西,因此中轴没拆,这次拆了前CVD,没错,只要加上CVD,它就还原为一台4驱了~~观图吧~~
视频里也有拍摄车架的!~
最后是视频了,这次我做了的两个视频,是关于RWD的操作手法的效果的的。
第一个是单跑,分别是我和UD-猪肠跑的,猪肠是纯的一个RWD新人,只会玩RWD车,哈哈哈,所以能看出我们两个的操作区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U4NDg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U4NDg0.html
第二个视频是我和猪肠的JFRD的追走视频,猪肠用的是J2出品的JFRD车架。所有视频使用的都是MST紫点的胎。跑得有点不稳定,大家轻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U4NTM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U4NTM2.html
好了,其实视频里我的四驱操作RWD的转身并不是非常成功,有几个转身的角度不够大,也有些想小便完打尿震的感觉,哈哈哈,要克服陀螺仪的控制的高速转身定角动作确实需要不断练习,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效果吧。。
或者你会怀疑那么激励的转身,它像真吗?那么,私人送一段真车漂移高速转身的视频给你们,漂移得分99.xx,请观赏,什么是漂移的激情,我想这个会是其中之一了,超帅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gyND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gyNDU2.html
欢迎讨论。。轻拍。。。有机会的话分享一下改车后的setting,还有一堆RWD的调车经验,最近论坛冷淡,都不想发了。。留意二楼吧。。
---end。。
本帖最后由 無聲亻方有聲 于 14-8-25 21:31 编辑
说好的设定分享。。。。。。。。
好吧,只说重点的部分!因为不可能每个人的车架都一样,适合这个车架的设定不一定适合其他的车架!
先说说配重:
个人倾向前后配重比是50:50的,之前本人改的G31 的RWD也是5050的,之前也有视频,在地毯上跑起来感觉转身的动作会安定一点,但硬地的rwd比地毯敏感很多倍,当时的G31在地毯上跑出来的效果个人觉得有点撩,而且而且起速慢,当然,也可能是没有set好。但是G31的那个SJ的转向实在太难set 了,何为难set?下文将会讲到的。所以转向拥有滑轨转向的XXX-D来跑RWD,重新set过设定。XXX-D的前后配重比,在没有加配重套上车壳的情况下前后配重比约为45:55,后面用上J2配重后,可以达到42:58,但是试车的效果上,42:58,车头太轻了,快速转身的时候,车头不稳定,而且很难跟随车尾一起整体抛出去。后来在车头配重,让车头也增加点惯性,效果才好一点。所以,配重的结论是,车架整体增加点重量,车尾略重的情况下,车头也有重量能压住。
头胎选择:
硬地必须前面略软于后面。前面最好是圆胎,原因是车轮侧倾的时候,轮子的转速会加快。快的转速更加能带稳车头的动作。
地毯前胎可以选择前后一样;若果想要你的RWD稳定性有质的飞跃,头胎里配重,头胎选圆胎,信不信由你!
前后避震油和弹簧:
本来我相信前浓后稀的避震油是RWD的天然选择。但是,最近看了国外的RM的RWD的设定分享,前后的油居然是使用一样#300,所以,前后的油还是不断试试吧,当然与避震的摆放也有关系的,这里就不细究了!
弹簧的选择上,不能选太硬的,也不能选太软的,原装就是在保证车头和车尾能正常弹回去中间的那种最软的弹簧。由于前轮基本都是大转向,前轮的避震必须接近车架,会令车头难撑起来,选择的弹簧肯定会比后面的硬,但是切记不能太硬!后面也一样道理。避震比较靠外,用软点的弹簧。
转向的akm和束角:
这就是rwd的关键了。首先必须记清楚,AKM绝不能为0!AKM是什么?不要问我了吧。。或许每个地面会有不同的AKM需求,这个只能试了。个人硬地经验是,大概设定AKM在2~3度左右!
因为AKM其实与前束角有一定的关系,前束角越2度~5度都OK,正的,外八!这是里就是之前我说的转向组难调的问题所在,选择滑轨的原因是,滑轨可以让前束角和AKM分开来调,摆臂的转向组要这样相对有点难度,但也不是不行,但滑轨有一点优势,这里也不考究了,可以自己去尝试尝试。
前后轮距,轮宽,offset:
前后offset选择上,日本那边基本是前面3mmoffset,后面7mmoffset,后面比前面大越4mm,但是轮距前面要比后面大,因此,前面的A臂长度必定比后A臂的长度长!前面的轮距比后面大多数,可能大2~4mm应该足够了,这样选择的原因是让前轮打尽方向的时候不会让前轮的两个抓地点的距离不会比后来的两轮的抓地点距离小很多,让车子有足够的导向力!
前后camber、caster、kpi
其实这个也非常关键,三个东西必须搭配到很完美,因为这个东西变一点甚至比akm有更加明显的变化。
调节的总体经验是:前面camber大于后面。caster与kpi越大,车子越容易侧倾即容易进入漂移状态!相反,caster与KPI越小,车子越倾向于拉直状态!这东西对车的姿态影响很大!我一楼放的视频,单跑那一条,camber是10度,caster是4度,kpi6度!
追走那一条视频,camber是10度,caster是4度,kpi12度!效果可以自己看,这是个人经验,信不信由你!
OK先写这么多,有机会再更新!
最近网上看到一篇《遥控甩尾车探究至底盘设定》这是一篇最新的专业遥控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甩尾车的各种setting介绍,由于新,它肯定比以前的那些从什么竞速车设定推演出来的所谓调车教程好很多很多,有机会我也分享给大家,大家共同进步!
顶贴了再看,哈哈 地板? 顶呀 猴塞累
你是我偶像~~~~~~~~~~~~~ 还是后驱手 看起来 姿态更帅点 ····四驱用后驱手 就 推啊 扯啊···· 好帖!!!! 占座学习~~~ RWD刚上手,感觉不错 感觉后面一段跑的自然点~ 纯个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