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帖与大家的苦苦讨论,最后选择了D1的drr01。^_^ 果然没有违背初衷,那就是原车OP已达90%,不会再给技术不够装备来凑的萌新任何机会,节省了许多开支(滑稽脸)。但也避免不了,萌新失误最后必须花钱买教训的事情o(╥﹏╥)o。 比如擅自调整已开T的电调以至混乱,交钱买设定卡吧T-T。RTR成品不知道到手检查,造成多处松动或丢失,买配件钱倒是不多,但苦苦等待更加煎熬o(╥﹏╥)o。不懂避震结构,更别提本车的贯穿式结构多感人,调整车高时候不慎拧掉减震帽,油流满面别提多惨。怕不是不是在4S店修车就是去4S的路上,没玩多少时间,折腾的功夫到不少。 新人的牢骚就到这里,虽然做了很多功课,其实车架到手后还是有很多感悟的,毕竟每个人在乎的、体验的方面也不同,结果当然是不一样。一时半会儿说不完,D1的帖子也很多,简单说两句自己做功课时候没学习到的缺点: 1.前后下摆臂就算取消限位螺丝,下摆行程还是很短,弹簧软硬、车高适中时候,车高差很小。飘起来像板车,点头和扭身姿态不明显。 2.左右转向极限时候,上摆臂行程有一侧会被二楼板挡住,造成行程不同。(也许姿态中都用不到那么多,小行程已经够了?) 3.左右转向极限时候,自带的轮圈会磨下摆臂,现在用的5度offset轮圈(忘记了),已解决,且车宽190→195mm。当然也可以缩小转弯幅度,那样的话我感觉会降低性能,所以没采取。 4.前摆臂其中一侧的臂码安装孔(底盘孔)应该是有公差,拧紧了会造成摆臂轴偏移变涩,松开就会顺滑。(左右交换过臂码胶,都是同样一侧不顺滑) 5.所有球头胶,都很涩,需要自己多次拆装才能顺滑,至今还有一个未解决(右前轮上拉杆,调整CAMBER的那根)。 6.右后轮狗骨是弯的,转起来甩。不明显但是能看出残影。 7.神TM贯穿减震一点也不顺滑,拆下来不带弹簧,按压时候会把我拇指肚刺进去很深的凹陷,才能噗嗤一下突破最大摩擦力,一下子缩进去。装车时放置一晚直接变四根棍子,玩之前抽插活动一下可缓解,只要玩不久,拿起来再观察,又TM棍子。按压车身避震回弹的很少,更别提Q弹得感觉,总而言之就是涩。后来U给马哥给重新收拾+改造了一番,算是解决了大部分。但是目测别人减震,还是差很多,不是要求多顺滑,基本的顺滑都达不到。 8.大齿轮座上面的圆头螺丝,长度只能拧入齿轮座孔的一半深度,有一个脱落,后配之后发现划扣。又改了更长的螺丝。 暂时只想起这么多,制作车壳方面先不提。之后有情况再和大家及时讨论。说了这么多不是黑,反倒是挺满意,但为啥要讲这么多缺点呢?因为自己度过瞎捣鼓这段经历后,感觉自己确实喜欢,想继续走下去。无奈自己每周给爱好的时间不多,一己之力一路走到黑也不见得有啥长进。所以希望借此机会混个脸熟,以后会常发帖求大家多帮忙。 本想图文并茂写的详细一些,不巧时候不早了,明天有时间再补完吧。 再次拜托大家,我想好好玩下去,希望已经与世无争的大神们,把你们的感情寄托给我们激情四射的后辈新人,一起横滑至上!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