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做CLSD的RhinoRacing这次又出新东西了。就是这个车头叫“MK2” 波箱叫“鲨鱼波箱” 并在一起叫“疾风迅雷”的车架改件。这个疾风迅雷在最初吸引到我的点就是这个可以瞎鸡儿乱换位的鲨鱼波箱。 它可以实现过往 所~有~ 的电机布局,不论是高置低置超后置超后高置还是3 4齿 正反扭,真正的一个波箱全部满足!在我心目中直接就处于了一个非官方的yd2终极版的地位。感觉可以说是一车满足所有yd2的布局了。 东西到手,装车也装完了,下地了,浅谈下对于这个疾风迅雷的一些感受。 从车头开始说起吧。 Mk2车头直驱波箱,似乎已经是第二代了,第一代MK没有太关注,淘宝图对比了下大致是舵机臂整合成一体金属了,然后波箱最大的一块龙门架稍微精简了下。固定点从防撞三孔改为了正常YD2的龙门固定孔,更是范用。 然后就是我个人感觉比较get的点了,一代的舵机固定座因为与刻度槽是条状嵌入导致只能水平移动,水平安装。而二代的前半固定槽则是利用了两个外螺纹圆柱销嵌入,让舵机座可以在滑动中旋转,有此得到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后半固定座与舵机间可以垫高然后使直驱舵机臂获得任意的斜度,从而获得一定解决bump问题的可能性。这在以往的直驱结构中基本是很难见到的。 接着是有待商榷的点,在看到舵机臂没有齿槽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懵逼的。在与作者确认是有意为之后,我抱着怀疑的心态姑且先安装上去,作为没有内齿槽的弥补,合拢链接的位置直接从常见的m2螺丝改为了m3的螺丝锁紧,希望能大力出奇迹吧。这种固定法能否满足抓地的日常行车和“上海式常规碰撞”还有待观察。。。目前以上海两套mk头的两周落地实际情况来看,抓地的正常行车和轻微碰撞并不会导致偏移。在剧烈碰撞后,还是会滑的(大概是弯摆臂程度的撞击),至少也能算半个舵保(?)。 下面这个是另一位的正常使用了一周的舵机臂(有常规碰撞),从夹合处划痕可以看到并没有偏移(夹紧情况下如果有偏转,磨损痕迹会显得更粗而不是图中的丝状。) 另外前波箱套装内除了原版yd2通用的4孔后摆臂架外,同时另带了一个6孔螺纹类rd上摆的摆臂架,实际安装时除了最内侧的孔位由于空间不足无法安装外,中间和外侧是可以支持RD的单侧固定上摆臂的。询问作者后表示其实是为了后续的op预留的孔位,并不是为了RD制作的摆臂架。对我而言,但凡向外再出来个2mm可能就能6孔全部利用兼容性会更好,虽然略有失望,但是最内侧孔位也不怎么会去用,无伤大雅。 最后就是喜闻乐见的重量环节,直驱嘛,省的就是个转向组重量,经不精确对比,同等部位的前波箱总成加固定座,能比yd2的滑轨总成轻上20g。也算合情合理。 然后更喜闻乐见的是,装车后实际的车头并没有轻多少,毕竟我装的是重心全在后轴正上前方,对比车或多或少有在车尾配重(后轴后方越重,会以后轮为支点翘起车头减少对应车头重,所以重心后轴前的车在前后比重上会相当吃亏,我这个布局是最吃亏的那个) 这两张是未配重前默认带壳和不带壳的比重 这几张是实际下地的调整(配重后)车况的不带壳比较。横向对比我的zx和谢bro的banana 车头说完了说说地板部分。一眼浮夸的洞洞板底盘,让人拿到手都忍不住拿手里当刺叉摆弄的后半 屮 型底盘,其实还挺抓眼的。鱼鳍挡板的电池仓也相当匹配鲨鱼波箱这个名字,通过鱼鳍座和臂码前面的电池挡块,能做到电池前后近1.5cm的无极调整以及夹紧,毕竟现在有些短电胖瘦不一,电池晃动这个问题其实说不烦还是有点难受的。 然后是这个轴距可调的链接结构,在我看来比起轴距的可调,其实感觉更像是对波箱多样化的结果带来的副产品。一开始说过鲨鱼波箱的玩点就在于各个电机布局的兼容性,其中涉及到超后置的布局是需要将波箱左旋90度固定在地板上的,这样多少会造成波箱端的二楼板固定位置出现偏移,于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做两个长度的二楼板,或是做可调长度的二楼板。Rhino无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波箱突出了可变,二楼不可变怎么行,二楼能变了底盘也少不了啦,底盘变了扭动也要有啦。然后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成型了这样的底板。充满了可调可动,可选的自由感。 除开主观上的自由感外,其实客观上也有好处。一般而言,车架套壳发现轮距和车壳有偏差的话优先会去调整后摆臂的前后来匹配车壳,毕竟前下摆动前后的话车头数据就走逼了,会影响很大,很是麻烦。然而在rer的尝试中和探讨中,其实发现狗骨的前后斜度和上下斜度对车架的起伏动态也会有不小的影响。通过调整后摆来匹配轮距,多少也就牺牲了狗骨斜度。差速接杯正对轮杯其实才是最顺畅的传动。 在底盘主体可调的情况下就自然可以做到前后摆臂数据都不动弹去调整轴距,而且还挺方便。毕竟车壳一般也就257,连247都少有人玩。另外那么多孔的目的除了突显自由感外,或者防真有人想玩邪门轮距外,应该是为了降低底盘强度做到扭动的效果,毕竟我也找人做了一个试图高扭底盘,最后发现,单做裂缝是不扭的,碳纤的强度还是摆在那,要扭起来必须得裂的长,扭转的主“梁”还得强度低,打孔就顺路作为了降强度的一环。于是在各种双赢配合的惯性下,底盘二楼就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这只是我看到这底盘后的个人感受,和推测,作者是不是这么想的我也没问过。 顺便,这个“极限”的底盘上还贴心的给了一个专门黏接受陀螺仪的碳纤座,就是四个螺帽固定的这个,明明可以和底盘做一起,偏要分开来做个底盘绕流的造型,他真的,我哭死。。。这样看底盘也有一丝,立体感? 然后是商榷点。车头臂码的地方,作为一个自由的车架,车头处臂码孔位并没有考虑去年流行的反装c.臂码做削切,需要自己动手去处理。图中是自己加工后的。 完成装车后,意外的抓狂点是二楼板,由于3段式二楼板,中间链接的金属块依旧做的通孔并且没有定位槽,非常,极其,难以锁直。。。作为一个强迫症这种一眼左右细微的不对称就很令人抓狂。。。也很难保证历经千幸锁直的二楼不会因为意外偏移。 底盘的连续性条状沉头在获得扭动可能得同时也牺牲了强度,使得底盘孔会被沉头螺丝肉眼可见的撑开变形,这点仁者见仁,比起锁不直的二楼板,这个小问题。 终于,轮到最后的波箱部分了,其实特点一开始也说了,根据yd2底盘孔位可以实现各电机个布局和快拆差速和正反扭的,变形金刚波箱。可玩性天花板,一车玩透从古至今所有yd2布局,吴迪。 这里插个换齿和快拆的作者演示,我就不拿我自己的做展示了。一次定型最爽。 RhinoRacing 鲨鱼波箱 爽点懂的都懂,然而在安装过程中却有一个让我绝望以至于有点愤怒的的点。他后油压的camberlink孔竟然没有螺纹,是通孔?那么厚个油压架做通孔?让我这种全车用钛合金球头的哪里去找钛合金通孔球头?在询问作者后,他表示由于球头是从波箱侧往后拧的,做螺纹就不方便改设定。讲道理,我可以理解这个想法,但是我不能接受,先不说那么厚的油压架正常球头螺纹都过不去不能上螺母,就算上贯穿球头,贯穿球头不还是要拿刀去捅或者扳手固定才能拧紧?用刀能捅到的话油压架上螺纹也一样能调啊。用扳手的话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了啊,现在哪还有改件的油压架没自带螺纹的。 最关键的是我是重金准备了一套RAC套件装的啊,这后面没螺纹我怎么装啊。。。?!?。。? 最终冷静下来后决定去定做个螺纹块去给油压架补一手螺纹。。。rac柱子先装螺纹块上,然后用螺丝再把螺纹块从剩余5个孔里挑2个幸运孔固定在油压架上。。。然后这两个连接的氧化还走逼了。。。吉瑟斯,一样定做了就顺路搞个电调板,电调板是yd2的风扇支架和碳纤维自己定做的。非套件自带。 至于为什么做这个布局,而不是其他的,这一些都要被从谢师傅拉爆的那一天说起,这事情说来话长,我就直接长话短说,我给疾风迅雷的最初目的就是,抄那个能把我zx拉爆的bianca的设定,逆向研究到底是哪里关键点。所以在布局,和重量和RAC上极力还原做成了bianca的样子。 然而令我痛心的是,在我疾风迅雷装到一半的时候,谢bro一顿操作把车调走逼了。搞得我一下是失去了目标。。。(狗屎)。。。 不过既然已经重金造车了,全车rp钛合金螺丝,加上钛合金机米,拉杆,甚至螺母可以说是钛到骨子里了,懂得都懂,这些配件的价值已经远超这个疾风迅雷主体的几倍了,可见我对它的期待之高。 虽然抄设定的对象没了,但是bianca布局的重心配置(我之前的配重重心全都是在后轴之后,后轴正上的重心布局回忆一下还真没玩过)和RAC套件(我之前的所有车由于各种干涉原因也都装不了RAC套件),这些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体验,而且该布局有拉爆过我的前科。希望在疾风迅雷这个自由的车架平台上能给我进一步的优质体验。 顺带一提,RhinoRacing还让我惊喜的一点是他居然可以参加日本的RCDC(年度漂移大赛),要知道在本土品牌保护强烈的日本,RCDC的那屈指可数的海外品牌中的国货只有3R和好盈了。虽然也不清楚具体是咋回事,但是意外的就,有底气?。 最后的题外话,作者觉得油压架通孔更便于调整设定,但我持反对意见。我不确定是就我一个觉得有螺纹才是正解还是说的确都觉得通孔才是更方便? 采访一下各位的意见,欢迎留言回复。 |
蜜拓蜜嗖颩啦 发表于 2022-11-06 22:50 虽然没超后置过。。。但是锁底盘的孔位也在快拆块上,不出意外大概是。。。快拆块留底盘上然后整个波箱拔起来233 |
痛下杀手 发表于 2022-11-08 17:27 我觉得应该有螺纹吧...yd2sx3的后油压架从sx2的通孔改成螺纹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主要是螺纹的开放性更高,可以更好的进行改造,而且正如你所说,内螺纹球头不大好用...而且关键是没有4.3的啊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