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发表于 24-5-2 00:45: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话不多说,正片开始。
00.jpg

避震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装车是会先从避震开始,等待气泡上浮的时间可以继续后面的步骤,提高装配效率。避震芯表面有镀钛层,极大增加其耐磨性,避震桶、避震芯、防尘套也有长度之分,安装时候需要注意。
01.jpg

赛钢制成的避震活塞片,精度和顺滑度并存。原厂设定为前6孔1.3和后6孔1.4,而固定的螺母有防松圈,因此不需要用螺丝胶加固,但也不要拧得过紧,以免活塞片变形。
02.jpg

绞牙环上也做了白色的标记,有大小之分,且分别在绞牙环的对侧,确保调节绞牙环时候左右变量一致。
03.jpg

白色的赛钢垫片内圈可能会有加工留下的毛边,如果套上避震芯感觉不顺畅的话,则需要用开孔器非常轻的刮一下。
04.jpg

个人习惯是将绿油涂抹在o圈之间的避震芯上,涂抹均匀后就可以挤压在一起,然后刮掉溢出的部分,就可以装进避震桶内。
05.jpg

避震桶螺纹处可以加点避震油,保护绞牙环防松圈的同时,还能润滑绞牙环,使其更好拧。
06.jpg

然后就可以灌油等气泡上浮了。
07.jpg

这时候避震肺可以装到避震盖里面,边缘用镊子压一下,确保其能和避震盖完全贴合。
08.jpg

避震内没有气泡的时候,就可以做盖盖子的准备了。首先是补油,把油加至和避震桶边缘齐平,然后慢慢推避震芯,直至剩余15mm外露,前后避震皆如此。而剩余15mm是因为这个位置已经刚好顶住避震肺了,再向上就会使避震肺变形。
09.jpg

然后可以把避震盖拧上,当盖上小孔排油时,则需要放慢拧紧的速度,让油尽可能慢的流出来。
10.jpg

最后按照要求安装避震脚,调整好避震芯外露长度,即可完成避震的安装。
11.jpg 12.jpg

差速
在装配新车的时候,我都会检查一下差速壳的边缘是否完全平整。图中差速壳螺丝孔边上都很明显的有一个圈,而造成这个圈的原因是脱模的时候,由于塑料仍有一定的余温,硬化并不完全,四根顶针在把工件从模具顶出来的时候留下一个小坑。这个小瑕疵如果不处理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差速漏油的现象。
13.jpg

具体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用砂纸磨,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硬质平整桌面上进行这个操作。可以使用600~800号的砂纸,在把痕迹完全打磨掉后,用砂纸的背面再磨几下,把细小的毛刺都抚平了,打磨面就会变得既光滑又平整。
14.jpg 15.jpg

垫片有两种孔径的,在安装之前必须将它们完全区分开。
16.jpg

个人习惯先在差速底部灌油,然后再安装十字伞尺,最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油,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17.jpg 18.jpg

最后给差速盖上盖子,然后用马克笔记录好油硬度和差速的总重量,这一步很重要。
19.jpg

波箱壳
这是让我感觉比较神奇的一个部分。差速很轻松的就塞进波箱里面了,既感受不到波箱缩水,也感受不到明显的左右框量,同时还不影响差速的转动。
20.jpg

装上减速伞齿后,我不禁感慨,这波箱和齿轮的精度是真的好。用什么方式转动这些接杯,都只能感受到无卡顿的顺滑,而且齿轮间隙也是恰到好处的完美。本以为只是这一个波箱机缘巧合的结果,但另一个波箱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但现在我还不能下这个定论,一个是巧合,两个也可能是巧合,得过阵子把我的电版车架也装上了才能评价。减速伞齿接杯安装前建议用清洁剂洗干净机米螺丝和杯体上的防锈油膜,让螺丝胶有更好的效果。
21.jpg

前悬挂
这紫色工件的做工还挺有质感的。
22.jpg

前上摆臂也采用摆臂加球头帽加正反牙丝杆的组合设计,且摆臂可以通过控制上面碳纤加强板的数量改变摆臂整体硬度,安装方法可以参考
https://www.rcfans.com/thread-1303306-1-1.html
23.jpg

前传动轴标配即为万向节,省心。
24.jpg

C座和转向杯标配即金属,简单粗暴的一步到位。
25.jpg

转向杯上面的钢制轴套可以搞点油润滑一下再安装。
26.jpg

转向杯和C座通过两根轴连接,然后使用机米螺丝在C座锁紧连接轴。需要注意的是,机米螺丝需要上适量的螺丝胶加固,且需要养成定期检查机米螺丝松紧的习惯。
27.jpg

球头帽也有分方向的,如图所示,有明显光亮的一端为球头入口,而开口尺寸也明显比较大的,需要注意区分。
32.jpg

前防倾杆标配2.3mm和2.5mm两根,前摆臂也是可以通过加装加强片改变摆臂硬度。波箱上的防倾杆压板必须安装到位才能上螺丝固定。
32-2.jpg

在安装C座的时候,建议先安装底部螺丝,并调节松紧度直至活动顺畅。
33.jpg

这时候可以把之前做好的避震也装上去了。
34.jpg

固定避震脚插销的机米螺丝,说明书上是从摆臂底部向上安装的,而个人更倾向于从上往下安装,可以避免泥土堵住机米六角孔的情况发生。
34-2.jpg 35.jpg

转向机构
常见的转机保护都是两个塑料工件组成,但这台车在动力臂部分却使用铝合金材质。但看到臂上两个相连的小孔,相信大家也能明白选用铝合金材质的原因,正是要加强小孔部分的结构强度。至于这两个相连小孔该用哪个,就留待后面部分再详细说明了。
28.jpg

个人习惯会给所有有摩擦的地方都涂抹抗磨油,绞牙环螺纹处和弹簧上下底面都会涂抹,目的就是抗磨,让活动顺畅点。
29.jpg

绞牙环如果实在拧不动,可以用螺丝刀充当扳手转动。
30.jpg

转向盘使用轴承替代常见的轴套,使转向更加顺畅。
31.jpg

然后把转向机构连同三角板一起装在前悬挂上。
36.jpg

后悬挂
后摆臂仍然是采用加强板调整硬度的设计。
37.jpg

后防倾杆原厂配置为2.6mm和2.8mm两根,让模友在设定上有更多选择。
37-2.jpg 38.jpg

后轮杯的分体拉杆座设计,为设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9.jpg

摆臂和后轮杯的插销不需要调节松紧,螺母直接拧到尽头就行,因为拧到头了还是有一段间隙,不会夹紧摆臂。
40.jpg

而拉杆也有长短两种设定,通过更换直球头帽实现设定变化,而这次我选择使用长拉杆设定。
41.jpg 42.jpg 42-2.jpg

尾翼架也有三个高度可以选择,这次就先使用中间的原厂设定,然后把之前做好的避震也一起装上。
43.jpg 43-2.jpg

中波箱
刹车部分原厂标配即为顶配,机加工的刹车盘配合石英石刹车片,确保极佳的刹车性能和刹车稳定性,且更容易调整。
44.jpg

而在安装刹车片的时候,个人习惯用刹车片夹住刹车盘,然后控制螺丝剩余间隙来控制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的间隙。可以用垫片充当间隙尺,这里我使用了0.5mm的垫片。
45.jpg

波箱上盖的螺丝都没有拧紧,个人习惯把波箱安装到底板之后再上紧。
46.jpg

底盘
这块底板做工如何就不多叙述了,看图即可。
47.jpg 47-2.jpg

挡泥侧板都很贴心的标记好左右。安装的时候先把两端的螺丝带上,然后把中间两根螺丝拧进去了再收紧。挡泥板的孔并不是沉孔,而安装则是需要用这个平头螺丝,挤压挡泥板的孔使其变形,直到螺丝头和孔边平齐为止。看似不起眼但挺聪明的设计,既确保了挡泥板的连接强度,还利用塑料形变挤压螺丝边缘,达到防松的效果,也不用考虑螺丝头凸起对设备位置的影响。
48.jpg

这种一体式的前防撞是我比较喜欢的设计,螺丝直接穿过防撞,实实在在的打在底板上,不再担心螺丝把防撞挤压到变形,也不用担心为了不让防撞变形而导致波箱螺丝上得不够紧。
49.jpg 50.jpg

转向盘中间有一段凹槽的,如果凹槽向上了就会导致转向不顺畅,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51.jpg

初见雏形,下面继续。
52.jpg

设备盒
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两根转向拉杆会在这一幕登场,但直球头帽是有分左右的,这个需要注意。而有一圈光亮的孔仍然是球头入口。
53.jpg 54.jpg

这设备盒的地方其实还是挺大的。接收机还是躺在小房间里面,且还有很多空间,而AMB却可以放在大房间的小阁楼上,不需要和接收机挤一起。这个设计感觉就真的有点意思了,相当于AMB比别的车多走了十多厘米,让并排冲线却赢在AMB位置的戏剧性事件有更多发生的可能。
55.jpg 56.jpg

之前说的舵机保护上面的两个孔,其实是根据舵机臂长度选择的。
57.jpg 58.jpg

首先是使用原厂舵机臂,按照说明书设定安装,使用的是外侧的孔。可以发现,舵机臂上面两个螺丝和转向柱的两个螺丝,四个螺丝是刚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60.jpg

而当使用副厂舵机臂,因其比原厂的要稍短一点,所以用的内侧孔,拉杆并没有进行调整,此时四个点仍然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9.jpg

引擎
首先得夸奖一下这个甩浆和弹簧的设计,弹簧并不会躺到浆工作面上,这就避免了弹簧磨离合杯,把弹簧磨断的情况发生,但定期更换甩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61.jpg

安装引擎座和调整齿轮间隙的方法,可以参考https://www.rcfans.com/thread-1292023-1-1.html
调整好齿轮间隙后,发现齿轮并没有完全啮合,这时候调整垫片位置,把离合杯向前移即可。
62.jpg 63.jpg 64.jpg

就快好了,下面继续。
65.jpg

原厂油门舵机臂也是挺有意思的,分体设计的舵机臂,可以在不把舵机臂从舵机上拆下来的状态下,把整个设备盒拆下来,却不会影响所有拉杆的数据。而调节油门拉杆时,水平方向要尽可能的平,而拉杆也要尽可能和风门活动方向成一直线。刹车拉杆同理,水平得尽可能平,不能被刹车杠杆翘起,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拉杆的活动处于顺畅的状态。风门建议使用橡皮筋或者专用弹簧拉着,确保在油门回中的时候,风门是完全闭合状态。油门拉杆末端的限位也要预留大概0.5mm的间隙,确保风门能够完全闭合,不被油门拉杆扯住。
66.jpg 67.jpg

手头上还有一只闲置的副厂舵机臂,也换上去看看效果了。
68.jpg 69.jpg 70.jpg

尾翼和空滤
尾翼预设了七个孔位,需要自行用开孔器开直径6mm的孔才能使用。
71.jpg

尾翼则是通过这种专用垫片,控制其倾斜角度,有0、+1.5、+3这三个度数可以选择。
72.jpg

此外,尾翼还提供两种扰流板,提供三种不同的空力设定,以满足不同场地的需求。
73.jpg 74.jpg 75.jpg

随手找一个比较结实的小袋子,把空滤棉放进去,然后给空滤棉内外都搞点空滤油。
76.jpg

然后就是挤压成一小团,尽可能小的团,让里面的空滤油渗透到空滤棉的每一个部分。如果还是有些地方怎么挤压都上不了油的,就在那个地方补一点。
77.jpg

上好油的空滤我习惯用纸巾包裹着抓一下,把多余的空滤油吸收掉,然后再装车。
78.jpg 79.jpg 80.jpg

完工
好不容易总算完工了,来几张特写记录一下这心情劳动成果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86-2.jpg 87.jpg 87-2.jpg 87-3.jpg 87-4.jpg 87-5.jpg 88.jpg 89.jpg 90.jpg 91.jpg

原来还没完工
还以为好不容易终于完工了,最后检查箱底才发现还有一包透明的东西,拆开才知道原来是透明的空力套件……
车头的整流罩有高低下压力两种,只需要一颗螺丝就能完成安装,十分方便。
92.jpg 93.jpg

而两边的前翼则是固定在前上摆臂,原厂预留三个高度的线位,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前翼高度。
94.jpg 95.jpg

最后套上车壳,这次真的是完工了,择日下地:lol
96.jpg 97.jpg
阿童木木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2 17:27: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陆地飞行器
了了发戆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3 02:1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舒服 舒服 看的太爽了,感觉出厂配置挺高啊,胶件品质如何啊,软不软,另外请问楼主这个有电的版本么,配件好买不,谢谢
不会重复的 初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3 10:27: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太牛了。很好的车。
hunterxffx123 中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3 10:3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
同价位台湾车的配置就是搞一个级别
爱玩蚊车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24-5-3 14:1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3差速都没快拆?
彭奥淳 RC 新手 发消息
发表于 24-5-3 14:36: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碳板好帅。。。
金银蛋滚大芥菜 超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5 11:14: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总感觉别人装的车就是好看点,而且这车颜值也在线,不知道性能和强度会不会也都在线呢?
陈花花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10 23:38: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抄袭的吧!

feelingwzy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4-5-11 13:16: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确实是台好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成功拼接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