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台开源卡丁车模型的基础设计在21年5月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因为绘本和相关影片的创作以及专利审核的原因,拖到了今天才发出来…… 下面先从几方面介绍一下它的特点吧~ 【1】底盘:卡丁车本身在1/10的比例尺度下,由于较低的车重和时速产生不了多少惯量,靠纤维板材和3D打印材料所组成的车身已经足够结实。因为这个原因,模型可以被做成薄壳结构(平均约0.8mm厚度)的来减轻重量并提升性能。在打印时建议采用单层壁厚(0.4mm)和高填充率来提高与金属件的配合度。3D图纸已经调整至默认的打印方向,部分零件会需要少量的支撑结构。底板可以使用任何板材来制造,底部需要打M2沉头孔。使用建议厚度(1.5mm)的碳纤维板材和前后支撑杆(前1.5mm/后1.2mm),其镂空造型与3D打印车身零件的相互嵌合将获得很好的扭动效果,表现为车辆可控性以及极限的提高。 【2】动力及遥控系统方面:采用了迷你四驱车规格的130马达,搭配的是1S锂电供电,如果换成10000RPM左右的电机会更好控制。由于低压供电下很容易受到马达所产生的电磁干扰而出现失控现象,最好在马达上焊接消火花电容片。像其它标准的RC一样,Gu-Kart可以使用独立的电子设备,也能用2S电池和蚊车用的无刷电机,电池和舵机的尺寸以及轮胎、马达、齿轮和车轴等安装信息可以在《谷谷卡丁车》绘本中找到…… 【3】卡丁车特性:由于后直轴的原因,卡丁车会变得容易推头,因此一般都会借助主销后倾引起的前轮上下浮动来使内侧后轮在弯中更容易被抬起。但是抬轮的幅度和时机是比较重要的,这会直接决定牵引力的输出,因此这是一个可以调教的点,通过更换车架和稳定杆就能进行调整。比较遗憾的是,为了耐用度和可靠性,后倾角本身被设计为不可调的。前轮的外倾角依靠零部件之间的旷量和车架的轻微下沉来获得。束角取决于转向横拉杆的长度,横拉杆是需要自己用0.6~0.8mm的钢丝来进行弯折的。阿克曼几何取决于舵机臂和转向节长度间的比值以及横拉杆的斜率,这个可以通过摇臂上开孔的位置来调整。反装转向节还可以实现Anti-Ackerman,不过试下来好像效果没有标准的好?这涉及前轮所需的偏滑量,由于测试场景有限,我也弄得不是太明白…… 【4】赛车手的“精神”:虽然模型上不需要“坐”人,但是我还是给“赛车手”安排了很重要的任务——配重和充当FPV摄像机。你可以把硬币存在这个模型里面,然后赛车手的座椅还可以前后滑动和锁止。因此,“体重”和重心位置就会对车辆的平衡产生影响!它提醒着我“人车合一”的重要性^^头盔上预留了迷你摄像机镜头安装位,可以通过它体验“第一人称驾驶”。 【5】超级卡丁车:这台车做完后,总感觉机械抓地力还是太差了一些,可能是由于后轮驱动再加上电动机的低扭实在太充沛了,而且也一直没有找到非常抓的轮胎,于是就捣鼓起了四驱系统,后续会陆陆续续推出一些OP,把它升级成Superkart! 更多讯息可关注“谷谷卡丁车”公众号,一起来玩吧~ 模型图纸可以在此下载:https://makerworld.com.cn/zh/models/476833 *分享模型的初衷是为了兴趣和技术交流,请勿作商业用途哦! |
silversol 发表于 2024-09-11 08:57 是的,马达座的孔位可以匹配部分蚊车的电机 |
本帖最后由 谷谷 于 24-9-17 11:49 编辑 zichen 发表于 2024-09-17 08:58 谢谢,其实现在代加工已经比较方便了,图纸发过去就可以了,记得备注m2沉头孔哦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