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picture/onroad/2005614132268411.jpg[/upload] [upload=jpg]picture/onroad/20056141321453239.jpg[/upload] [upload=jpg]picture/onroad/20056141322822774.jpg[/upload] 周六我乘车来到了南大在东莞的工厂。 此行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提前测试仍未上市的NRX 18。这辆车,从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就开始不断关注了,盼望它早日出来,让我也能玩上国产的1/18赛车。 今天测试的并不是万众期待的碳纤维版本,而是普通的塑料版本。 车架---------------------------------------------- 底板和二楼板都为全塑料,不过同样是塑料,车身的硬度比M18要强一些,可扭曲程度也小一点,我想是2楼板设计的原因,它是由前后共4个螺丝固定的。 底板在电车一边有凹槽,但是没有通风口。 传动---------------------------------------------- 马达座是类似M18的滑动式马达座,铝合金中轴把动力传到前后波箱,波箱内的是伞齿式差速器,差速比较顺畅,也不会出现我以前的M18差速在大力加油时候跳齿的问题。 悬挂---------------------------------------------- NRX18的悬挂比较复杂,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避震架的设计,令避震反应更直接。 相比之下Micro RS4的扭腰板式后避震设计过于落伍,而M18的避震则存在上摇臂硬度不足,导致避震反应不良的问题。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可以在升级版的NRX 18上,使用油压避震。虽然未必说改了油压一定会性能好点,不过心理上总是觉得正点一些,呵呵。 测试的这辆使用的是摩擦式避震。即使是摩擦式,一个足够大的摩擦筒仍然是必要的。 NRX18的上摇臂由两部分组成,它们又两根推杆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上摇臂的长度而改变CAMBER角度。(不过设定起来似乎比较麻烦)。上下摇臂都可以通过垫片来改变滚动中心(Roll center) 前后都采用通用的转向杯形式,这一点和M18完全一样。 电子设备---------------------------------------------- RTR的电子设备应该舵机/电变/接收成套的,不过这辆测试车上装的不是成套设备,而是一个普通尺寸的舵机,sanwa fm接收,还有xray 300电变。普通舵机装上去大得有点古怪了,而且车子右边显的太重。 (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这是测试用,实际发售时候成套电子设备是相当轻的) 马达/电池---------------------------------------------- 测试时用的是不知名厂家的300马达,性能也不坏,比XRAY原装300马达要稍好。 电池是普通的精英1200电,5 cell 测试的赛道---------------------------------------------- 这是在南大厂房3楼的赛道,铺的是地毯,抓地力中等。 不过使用ELLEGI海绵胎的话,可以擦上点WD-40,等它干几分钟,再把轮胎表面擦干净,感觉抓地力强了不止一半。 先说说我的M18,我的车跑的是蓝色底板,全四驱,还是满适合这个赛道的。因为小和连续弯比较多,原来比较紧的差速设定令车子在弯中收油时候的反应相当不顺畅,调整了之后就好很多。 同时,我还换回XRAY原装软弹簧,调大了DOWNSTOP,让摇臂有更多活动空间。 同样是5个电池,同样的轮胎, NRX18跑起来比我的XRAY反应要好一些,在弯角的地方非常流畅 (其实XRAY也能做得到,是设定的问题)。 开NRX18基本上不用花什么精神,因为一切都相当流畅。新手也能开的满快的。 我开始在调车的时候,M18总也追不到那部NRX,不过调好之后,车子比较好跑了,结果就就不相上下了。 圈速也差不多。 大家换车来跑,结果仍然是差不多。 不过考虑到那部NRX18用的设备比我的重,而而且马达也慢一点点。 总的来说NRX18是相当好跑的。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