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此贴,主旨在于活跃气氛! ! S7 L% `0 l+ G) f* j [讨论] 4WD Nitro Buggy的布局在将来的一段时间会有很大变化吗?8 |) y, W# L$ {2 L6 E* ~$ Y5 D i2 h% \$ \' y7 A& V 看了很多代Buggy,觉着他们的布局都是大同小异! 底板左后方引擎,前方油箱,右方设备架,以后还会有突破吗? 现在这种布局的优缺点又是什么?- Y) n; b2 l' l: d( G " Z8 H% `; |! \ 大家不妨异想天开一下,谈谈你的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18:46:18编辑过] |
以下是引用無忌天子在2005-8-1 13:24:27的发言: ^( L8 g' g9 n 那各下,应为BUGGY日后会什样改变? ![]() [/quote] 從傳動系統及差速箱的 小型化; S- j3 [% _: H W3 o9 C! X0 w 精準化9 Q& A: l \. h( ? 輕量化 低重心化 再從材質上增加齒輪的耐久性4 n' D; A+ P6 ~3 ] 懸*系統的$ a7 I/ u- H, _; o5 P* O0 i 幾何配置合理化 調整性多樣化- S" C% g! u9 D 耐久性加強化; Y0 I# I& U4 U8 z" u' y# r$ I 轉向特性多元化! W* A" G: p: v, W. e; M2 E 重心配置集中化 i0 M* r0 g5 i" `% w 低重心化 維修簡單化. }/ o2 w3 X3 t4 P; O 我想未來越野車 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em27][em27][em27]& i" Q( \5 n a2 T& M7 ?. c9 C; } [/quote]你还是叫上帝顺耳一点!哈哈哈!对了你现在不用怕被老板知道你当了.....哇咔咔 ![]() |
赞叹一个!精华!7 A3 W; z: q0 {. b$ O3 d & e8 p4 Q1 `) h3 M$ W PS: eugene * c$ {6 n4 ^# }: a 加入精华《以我所觉。,驱动方式:以前的BUGGY由铁链帶动,》,原因:非常详细且具有技术含量的优秀贴,用户操作:金钱10,经验5,魅力5 2005-7-26 7:48:59 # j) X# W3 B( O0 w0 A% h$ Q7 K ! r& Q6 b3 V+ V' W! l$ ~3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6 9:39:38编辑过] , c: @5 c$ l6 r* Y |
以下是引用BetterNet在2005-7-26 7:48:24的发言:4 Q, s7 X7 l5 i7 j& k3 @4 _6 r! p1 x" O 哦!我只是尽我所知和所觉而写。而每种当时的新设计和功能,我很难用文章表达"因不太董书写",所以只有作知道有这样设计而写出! 多谢版主! |
以下是引用無忌天子在2005-7-29 13:24:55的发言: 那各下,应为BUGGY日后会什样改变? |
以下是引用eugene在2005-7-29 17:07:16的发言: 那各下,应为BUGGY日后会什样改变? ![]() [/quote] 從傳動系統及差速箱的 小型化 精準化& B. b& {2 [( y2 h 輕量化 低重心化( @: C8 ]( R$ C3 S 再從材質上增加齒輪的耐久性 懸吊系統的) |9 j8 }( l, X& i! |. N 幾何配置合理化0 @7 I3 S! W/ C; g& O1 o" X 調整性多樣化 耐久性加強化 轉向特性多元化" \% M7 J+ P+ v3 D 重心配置集中化 低重心化 維修簡單化 我想未來越野車 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 ![]() |
以我所觉。$ c! b/ H; E! N1 G 驱动方式:以前的BUGGY由铁链帶动,转至轴驱。因用链帶动很难密封前后波箱,沙石很易打入而扫牙。亦因链条在转动下因离心力影响而向外抛,而影响稳定性。BMT也出过皮帶BUGGY,減小链条的问题,但最终各厂也选了轴驱,MUGEN最初的BUGGY是大牙在后波箱前"和AE的NTC-3一样",但直轴由一条连接前后波箱,很易摆动,发动机向后,形成排气曲喉要改变和排气管要用短身而影响性能,最终亦用现在的分前中后波箱。+ d! J) L! w4 ~% v$ b# G# d 所以觉驱动方式日后多源用这种分前中后波箱的轴驱!* i' Y o5 W5 g( P# R1 u7 A! M 差速器:SERPENT出过走珠差速,但在越野上或对应不同路面适应性和耐用性,而没有再用下去。YANKEE也出过自动紧锁式中差,利用离心力"转速"形成在高速时锁实中差"或车轮离地空转时",而可提高驱动性。但或许做价太高或调较麻烦,亦没有了!现在多用斜牙差速"技术和材料上已能应付"以前多为直牙的,和限滑差速来提高过弯速度。 日后差速亦以斜牙加油脂控制和限滑差速为主!"但个人喜欢YANKEE的自动紧锁式中差"/ P9 q) N& S1 ^; T' P 6 L# ^3 W) d. |; `, l2 m) b 车架:因应之前的驱动方式而安放配件,链条和皮帶的因要配合主驱动形式而横放发动机"平跑",而轴的直置,MUNEN的向后较特别外,其余为放在中至后波箱间左边,因配件中,发动机为最重和高,尽可能放在车的中心位或偏后,较易控制车子"重心转移",和放左边可尽可能不受发动机在运转时返扭力的形成而偏行!油缸放发动机前或许平衡配重,因油缸的油在跑动中是不停摇摆和减小,放发动机前或许对行车较小影响,同时中途加油也方便些,如放发动机右边,因车壳较高较难加油!相对电子件全放右边,电池也尽量向中心偏移,摆放在尽量降低重心,转向舵机已经是,而油门舵机相对要加多组推杆,在BUGGY上不停跳动和沙石下,多以直放为主,较小影响。 日后在安放电子件上或有新安排!% k) ~" }+ A* R. Q S: F0 P1 l . X& F q; k/ q& A6 |# C0 \ 刹车系统:以前用鼓式转为碟式,碟式功率较大,前后独立控制,甚至前后各双碟,都是为了提高刹车速度。但现在配合控制法,试用 Lamarr糸统,即转向时放松头刹车,增加头轮抓力性。 日后或出三频独立控制刹车也不一定! 避震系统:SERPENT出过用油喉连接左右油压筒,YANKEE也出过后方共4支的减震筒作上下连接,台湾某厂也出过车架在中间也用减震筒作跳台援冲,但也被简单的独立避震加单一减震筒取代,不变的是用胶套作防尘保护。油压也出过定容量油压,上下分两段推杆,当压入时另一方退出,油压筒本身可保持容量。也出过增压式,压入时,油压阻力会不段增加。和分开压入和退出时的阻力,XB8也是这种! 日后也在压入和退出时的阻力上改变较多!"个人喜欢定容量油压,不过太长了,放在低坊嵋?......" , R5 F5 d' V) w9 N- ~! |$ z# T: l + h2 Z+ L/ [0 X. [* s0 e6 J 摇臂形式:由直向式摆臂变横向式,直向式,在应付烂路上较有效率,但当车子转弯,重心向外压时,车轮会后减压"避震方向",跟本不够抵消外压力,同时前后轮距会变短,更易返车,所以全用横向式。亦因用横向式,可利用上臂作调较负倾角"CAMBER",后轮也相对直線加速穩定而增加TOE-IN。前轮分C座和波头两大类,那种好?各自不同取向。8 ^' E- I: y' v! a 日后也应是此种形式"横向",但厂方会作多种不同可供调较的空间给用户自行调整! 1 U7 R5 Z2 f, O! b9 E; Q + Y/ Q; F5 t' T' u9 W8 o# d G PS:以上的只是个人所见多年来1/8油BUGGY的变化,而估计日后改变空间! # ?, G# H9 F0 c. O; Q% h [ 本帖最后由 eugene 于 2006-5-15 15:55 编辑 ] |
1. 低重心是一个追求, 舵机, 油箱, 电池, 发动机都要尽量降低重心, 现在大部分的buggy都已经是卧式摆放舵机了, 油箱设计也开始为了迎合这个低CG/ l& I3 T8 G7 o9 l0 v 2. 布局上个人认为, 可能真的会象电房那样重量都集中在中间? 但是buggy需要做空中飞跃, 所以可能buggy的设计是追求重量尽量分布平均. 比较注重车头和车尾的平衡3 L& P' E5 n! o5 w8 c; x6 D6 p 3.悬挂一时间想不到什么突破. 避震是buggy的重点, 我想很多厂都会在避震上花功夫的% H8 ~. E% ?0 J5 x0 k 4. LSD昂贵的价格很难普及, kyosho的廉价LSD效果也不错, 真正意义上的LSD依然高成本啊 |
以下是引用BetterNet在2005-7-25 18:24:07的发言: 底板左后方引擎除了在抵銷扭力轉向的功能之外% R, M& D; F& I0 z 尚有能與1/8平跑共用加速管的優點 PS:加速管其實是以扭力取向及轉速取向做區分並沒有分越野用及平跑用 油箱位於引擎前方* d4 z, A9 `6 K, S3 p! P: l4 G/ R 有加油孔與引擎散熱孔共用的優點/ r1 @# D# C3 @) C) F" u6 S+ v 設備架位於另一邊則有方便維修. O% [( \* B6 W1 a! U f1 J3 m" b 及有良好的車體平衡的功效 ![]() 6 q0 {/ O# V6 A' b$ s$ q( E' x [ 本帖最后由 szbamboo 于 2006-4-18 06:41 编辑 ]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