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防线——被忽视的引擎参数 对于引擎的讨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除了品牌、价钱以外还有什么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呢? 二冲程引擎有两个非常独特的,但是常常被忽视而且至关重要的数据:曲轴箱压缩比、汽缸锥度。对于曲轴箱压缩比这个数据,大家可能更为陌生,但是要知道,这个数据要比汽缸压缩比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决定引擎的扫气压力、扫气周期、扫气效率等等一切与引擎最大可能动力输出还有引擎效率相关的根本性的数据,也是二冲程自扫气引擎独特的性能数据。同时,上面提到的汽缸锥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曲轴箱压缩比。 我们RC上使用的引擎在技术上的分类是:二冲程自扫气混合润滑引擎。解释一下这个分类名称的含义,“二冲程”没什么问题,就是一个汽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要走两个行程;“自扫气”就是通过汽缸缸套上的扫气孔来进行扫气,而自扫气的动力来源就是曲轴箱压缩比;“混合润滑”就是说燃料里面混合有一定比例的润滑剂,在工作过程中自动润滑。这里着重讨论的就是“自扫气”多数小体积、结构简化、转速较高的二冲程内燃机多用自扫气设计。自扫气,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自己扫气,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活塞或其他往复运动机构的运动来完成扫气:活塞在完成压缩冲程过后被提前燃烧的气体推下,在扫气孔打开之前,与曲轴箱形成密封压缩,此时曲轴箱的混合汽压力增大;活塞继续向下运动,在扫气孔被打开的一瞬间,被压缩的混合汽通过扫气孔被加速喷入汽缸,同时被来自于排气的回压波阻挡在排气孔之前,并且通过回压波增加压力;之后扫气孔开到最大后活塞开始从下死点向上运行,关闭扫气孔之后开始对混合汽进行压缩,接近上死点时被热火头催化点燃。这就是扫气孔的工作情况。所以曲轴箱压缩比的大小能直接决定扫气过程能扫进来多少混合汽,更进一步的说,也决定了活塞上行的时候能从化油器抽进多少可供压缩的混合气。所以仔细观察欧系的大部分引擎,他们的引擎曲轴箱包括曲轴本身,都设计的非常紧凑而且简朴。 经过前面对曲轴箱压缩比的介绍,就不得不提到气缸锥度,因为气缸锥度决定了曲轴箱压缩比的保有率。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曲轴箱压缩比的保有率”, 曲轴箱压缩比的保有率,就是实际的曲轴箱压缩比(这里面有活塞的漏气导致的压缩比损失)与理论上的曲轴箱压缩比的比值。这个数值在引擎使用过程中会慢慢损耗掉,直到某一天引擎在某一环境下完全无法启动。单纯的提高缸套的锥度确实能提高引擎的压缩比,让引擎看起来更“紧”,但是过度的提升锥度会减少曲轴箱压缩比,使引擎变得不易启动——虽然上面看起来好紧,但是下面却是没有气密,这种引擎在低温的环境下基本上就是废的。改变这种引擎的锥度只能在工艺上下功夫,遗憾的是大多数生产这种“样子货”引擎的厂家工艺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不过有一种新的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观,那就是“双锥度”的缸套制造技术,就是一颗缸套可以有两个锥度——燃烧室锥度稍大,保证上行压缩比;扫气道附近的锥度稍小,甚至通过更加精密的制造工艺能让缸套的最下端达到恰到好处的0锥度甚至是负锥度(绝对是恰到好处)。这样曲轴箱压缩比保有率能更好的保持而并不影响引擎的燃烧室压缩比,但是对加工技术要求非常高。很多日系的还有极少数台系的引擎已经达到了这种加工水平,他们的发动机上行压缩非常好,而且扫气非常强劲,活塞也非常顺。 模友们在没有专业设备和引擎设计资料的情况下如何检验这两个重要的而且紧密相关数据呢?首先不考虑排气的回压周期和力度的情况下,一般环境中环境中拆下引擎的火头和排气(20摄氏度、1个大气压),按照发动机的工作方向旋转曲轴,感觉一下活塞从上死点到下死点方向运动的时候,在扫气孔打开的一瞬间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如果是“嘭”的一声,说明扫气压很强,你的引擎点火和保持怠速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只是“呲”的一声,说明扫气压低,这时你的引擎想要启动,则需要更高的转速,而且怠速不会稳定,同时热机效率会很低。当然,在这之前引擎内要留有一定量的润滑剂。至于锥度,南方的朋友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你身处北方就会懂得活塞下行时汽缸套锥度是多么重要了,天气转冷时有些引擎看似压缩很强,但是很难点火,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北方尤其是东北的朋友,一定要考虑引擎在极限环境下的可靠性! 总之,一颗引擎的性能不光是靠上面表现出来的,下面同样功不可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上面重要的多(这句话18+ ^_^),如何正确选购引擎,就看各位玩家对引擎这个东西的认识了,在这方面,厂家的技术实力绝对是决定一切的东西。 由于RC引擎的主燃料是甲醇,而且又有增爆剂——硝基甲烷,同时硝基甲烷又是冷却剂,所以很难用通用的理论和数据来完成分析,只能靠实际应用中不断地摸索。 按照老规矩,下面的帖子是Q@A的,有问题的尽管拍砖,我尽可能解答。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