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beckha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4-4-5 17: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OK,继续Bag C的部分,这次来到尾差的部分。


TM2 V2原厂标配就是齿差。
dsc00228.jpg



开始组装,第一步,按照说明书要求,将一片10*12*0.2垫片装入差速壳这一侧。
dsc00230.jpg



之后装上轴承。轴承的规格为10*15*4。
dsc00231.jpg



为了得到更好的密封性能,在装入接杯之前,用绿油少少涂上一些。
dsc00233.jpg



继续用绿油将防漏O ring包覆。
dsc00244.jpg



装入O ring,再按照说明书,装入一片5.1*13*0.2垫片将O ring压住。
dsc00235.jpg



之后将E扣装入。
dsc00236.jpg



以上动作其实完全无难度,装入E扣的动作用尖嘴钳轻轻一卡即可。
dsc00238.jpg



接着来到差速齿盘这一侧,同样,按照说明书装入2片10*12*0.2垫片。
dsc00240.jpg



紧接着装上轴承。
dsc00241.jpg



内侧与之前差速壳的动作同样即可。
dsc00246.jpg



再来到差速伞齿的部分,第一步动作是用清洁剂将伞齿洗净咯。
dsc00247.jpg



接下来,小弟粗略描述一下自己习惯的灌差速油的方法。
首先不将任何齿轮装入差速壳中,直接灌入少量差速油。
让差速油渗透满差速壳底部的各个角落。
dsc00248.jpg



静置一小会儿之后,装入大伞齿先。
dsc00250.jpg



并用镊子将大伞齿按到底,过程中会看到差速油从伞齿的周围挤上来。
dsc00252.jpg



OK,将小伞齿装入pin上,并将第一组小伞齿组装入差速壳中,
小伞齿和Pin的配合相当OK。感觉不出虚位,但是又非常的顺。
dsc00253.jpg



将第一组小伞齿装到位后注意将pin上的开口槽拨至向上。
dsc00254.jpg



继续讲第二组小伞齿装入,当然,这一组pin的开口方向当然是向下啦。
dsc00257.jpg



OK,这时候先将这个差速壳放到一旁静置一会儿。
先来处理防漏纸垫,用一点点差速油涂到纸垫上。
这样做的好处有2点。1.可以让密封性更好
                                 2.可以让纸垫牢牢吸附在齿盘上
dsc00258.jpg



将纸垫上的开孔对准齿盘上的开孔压入即可。
dsc00261.jpg



同样的,为了不让之后两边合体时大伞齿不掉落,在接杯头部涂上少许差速油。
dsc00262.jpg



将伞齿装入,这样伞齿就会吸附在上,不会掉落了。
dsc00263.jpg



这时候,再拿回放在一旁的差速壳,观察差速油液面高度,刚好超过十字轴即可。
当然,静置的意义就是在此,因为差速油具有一定的粘度,但毕竟还是具有流动性的,
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保证十字轴一下的空间完全被差速油填充满了。这样控制量就更准确。
dsc00265.jpg



接下来就可以合体了,前文提到过小弟对黑色钢螺丝实在无爱,所以连同差速螺丝也
一并替换为不锈钢螺丝。
这里要非常注意的一点,这4颗螺丝不能一次一颗完全锁紧,同样需要用对角锁的
方式,将螺丝慢慢的收紧。这点非常重要,不然会有漏油的危险。
dsc00267.jpg

dsc00268.jpg



OK,将螺丝锁紧之后,差速本体就完成啦。
dsc00269.jpg



接下来来到波箱部分,这次的波箱完全是全新的设计,并且支持快拆,后文会提到。
dsc00271.jpg

dsc00272.jpg



全新的臂码座也是相当的漂亮,采用7075号铝材。
dsc00274.jpg



第一步,先将臂码座固定上波箱。
dsc00276.jpg



按照说明书在传动CVD上装入2片5*8*0.2垫片以及5*10*4轴承。
dsc00278.jpg



而后,直接将CVD插入波箱中。
dsc00279.jpg



从波箱内侧装入另一颗5*10*4轴承。
dsc00281.jpg



装入伞齿,而后将螺丝上胶并锁紧。
dsc00282.jpg



在差速齿盘上涂上适量的耐磨油,以增加齿轮的寿命。
dsc00283.jpg



好了,直接将差速装入波箱中,注意方向,齿盘这一侧需要靠左。
dsc00285.jpg



合上波箱盖,将螺丝锁紧。这样差速部分整体完成了。
dsc00286.jpg



之后,将电池挡柱以及电池压板立柱装上底板,当然,记得螺丝上胶。
dsc00287.jpg



在将波箱装上底板之前,想凃少量油在波箱底部,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防止尘土窜入波箱中,
增加密封性。
dsc00288.jpg



之后装上底板即可。
dsc00290.jpg



前文有提到过这次波箱是采用全新的快拆设计,让我们参照说明书来看下是怎样的快拆。
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拆下4颗螺丝,便能将差速取出,非常的方便。特别在比赛中对差速
做调整,更是省时省力。
快.jpg



至此,Bag C部分也全部完成了。
beckha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4-4-6 09: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继续继续,来到后二楼板的部分。但是,先不要着急装二楼板,
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将电子设备进行一个排布的工作。



很高兴,能加入Hobbywing好盈的大家庭。
这次为TM2 V2选用的是最新的V3.1电变+6.5T V10马达的组合。
dsc00291.jpg



ok,接下来将马达线预装上,用的是M3*8的杯头螺丝。
将电变摆放一下找出适合的位置。小弟试下来这样的摆法最为舒服。
dsc00292.jpg



将硅胶线焊上,CVD下方正好有空间摆放电容,一并焊上。
之后便将电变以及电容用双面胶固定在底板上啦。
这里要注意一点,在固定电变之前,记得将二楼板放上对比一下,
是否会与硅胶线有干涉。这样就不至于后期需要返工啦。
dsc00294.jpg



那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硅胶线焊到马达上了。
dsc00295.jpg

dsc00297.jpg



这里小弟注意到一个细节,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是先装波箱而后装后油压。
但是这样一来,油压的4颗螺丝会变得比较难以拧入。
QQ截图20140406085554.jpg



所以小弟决定先行处理后油压架。当然不要忘封边处理啦。
dsc00301.jpg



新款的尾翼架,非常粗壮,能够抵挡住更强大的冲击。
dsc00302.jpg



接下来就是先将尾翼架固定上后油压架。
dsc00305.jpg



接下来先将波箱整体拆下,将后油压架固定上波箱,再将波箱装回即可。
dsc00306.jpg



好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装上二楼板了,注意到二楼板有什么不一样吗
dsc00299.jpg



对了,二楼板有一处缺口,这出缺口是为了届时避开电池插孔而设计的。
所以有缺口的这一侧应朝向右侧安装。
dsc00300.jpg



注意,这两颗3*5.5*1.5的垫片千万不要忘记。
dsc00307.jpg



将二楼板固定上波箱的2个固定位置,注意,先不要急着将螺丝锁紧。
dsc00308.jpg



先将大齿上盖装上。
dsc00309.jpg



同时将上盖的4颗螺丝装上,这时候可以将二楼板的4颗螺丝对角慢慢的锁紧了。
dsc00310.jpg



OK,这时候,可以将电池装上。比较一下电源硅胶线的长度并焊上金叉即可。
dsc00314.jpg



这样,电子设备就全部OK了。
dsc00316.jpg
beckha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4-4-8 20:49:3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OK,继续,来到HUB的部分。
dsc00317.jpg



随着TM2 V2的推出,HUB的部分也同时做出了优化。
选用了外大内小的轴承设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轴承部分对冲击的承受能力。
QQ截图20140406092731.jpg



外侧轴承的尺寸为5*13*4。
dsc00318.jpg



内侧轴承的尺寸为5*10*4。
dsc00319.jpg



直接装上CVD以及pin。
dsc00320.jpg



随之一同变化的还有接合器部分,从12mm升级为14mm,
这么做的好处亦是升级轮圈的可靠性,不会使轮框在高温
下那么容易形变而失效。
dsc00322.jpg



同样的,在锁接合器螺丝时,不需要锁很紧。
dsc00321.jpg



完成。
dsc00323.jpg



接下来后AB部分,TM2 V2与TM4的后部设计完全相同,
当然也包括AB啦,使得2WD和4WD零件的通用性进一步加强。
dsc00324.jpg



一个亮点,全新的AB设计业加入了可设定Downstop的设计,
对于调整车架重心的移动有着非常直接的效果。
dsc00325.jpg



HUB轴也采用的全新的设计,摒弃了E扣得固定方式,取而代之
的是通过HUB上的几米螺丝对PIN做出固定,提高了便利性。
即便几米稍稍松动,也因为中间开槽的关系,轴不可能掉出。
dsc00326.jpg



同样,新款AB也支持HUB的前后位置调整,来改变后轮的抓着。
这里按照原厂设定在HUB的两边各加上一片2mm厚度的垫片。
dsc00327.jpg



之后用几米螺丝将HUB轴锁住,这里要注意的就是,锁紧几米后
记得要检查HUB转动的顺畅度。
dsc00328.jpg



完成。
dsc00329.jpg



接下来便是AB轴了。
dsc00330.jpg



这里出现了另一大体现便利性和快捷设定的设计。
TM2 V2也采用的这种豆豆来迅速调整防蹲角的设计。
TM4亦是如此。
QQ截图20140406094624.jpg



将尾臂码座锁上波箱。
dsc00331.jpg



接下来将球头装上,后油压采用对锁的设计。
dsc00332.jpg

dsc00333.jpg



因前文提到过,将推杆的安装到方向一致,非常方便日后做调整,
所以尾部也是如此。
dsc00334.jpg



完成。
dsc00336.jpg



来到防倾杆的安装,Team C首次在2WD车型上加上了防倾杆的设计。
这样进一步增加了车尾稳定性的调整。原厂所附的防倾杆为1.2mm。
dsc00338.jpg



将防倾杆连接球头帽组装好。
dsc00337.jpg



防倾杆的固定方式也采用的很方便的一片式设计。
这里注意,2颗几米螺丝千万不要将防倾杆锁死。
小弟的方法是,先锁一颗几米,慢慢锁,直至防倾杆不能自由下落,
而后将几米退出一点点即可,另一颗也是如此。
dsc00340.jpg



OK,车尾部分也完成了。
dsc00342.jpg
rcspeedd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4-4-8 20:58: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高端大气上档次 {:soso_e179:}
骆驼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4-4-8 21:04: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不多说 我的TM2V2早就装好 就等比赛了。
liujiachen666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4-4-8 21:31:0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帮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