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celet 于 12-6-9 21:52 编辑 车速影响车速的两大因素:轮胎摩擦力,重量转移的多少 一。首先我们先看下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那加减速能力越强,车速也就更快: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正压力成正比(神奇的是和接触面积无关,相对滑动速度越大摩擦会略小,能量都去加热轮胎了),让我们看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轮胎接触地面的位置不在接合器的正下方时,正压力还是1/2车重,但是左右多了额外的摩擦力。这样用来加速或者减速的摩擦力就小了。只有当接触点在接合器的正下方时,全部的摩擦力都可以用来加减速。(感谢m!chael指正) 对于后轮来说,比较简单了,我们可以根据轮毂的offset,调整camber,让轮胎和地面的接触点在结合器的正下方,再考虑车辆滚动,那就再稍稍加大一点点camber.对于前轮就有点复杂了,我以前的文章提到过,我们想要在翻身的时候前轮有更大的牵引力,小转向反胎的时候前轮有较小的牵引力。所以请在前轮最大转向时调整camber,让内测轮接触点在结合器的正下方。再考虑滚动的情况,camber可以稍微再大一点点。如果你有大角度C座,效果会更好。(大的caster角度带来额外的camber) 二。重量转移 基本的原理是重量转移越大,总体的摩擦力越小。(用能量守恒的观点来看,就是重量转移越大,位能越大,滑的就越远,滑的越远,就意味着更小的摩擦力) 重量转移的大小和轴距和重心的高度有关,就是这张图: 在轮距一定的情况下,重心越低重量转移越小,摩擦就越大。那就简单了,把车高降低,地盘在压缩时不碰地就好,至于前后高低差,可以在后期调整时作为微调使用。(大家有兴趣可以琢磨一下车高对重量转移和滚动的影响)最后分享一下我调车的大致步骤: 1.把车身调到尽量低,车身滚动后不蹭到地面就好。抓地高的场地,可以稍微高些。 2.下止点全部松掉,就是最大车高差。 3.调整后camber,让后轮胎(一般是胎面有弧度的)和地面的接触点正好在结合器的正下方 4.调整前camber,方向打死,让内测轮的接触点也正好在结合器的正下方 5.调整toe角,在前轮方向打死的状态下,让左右平行。轮胎回正时的toe无视就好。 6.下地试车: 如果头反应慢,就把前面避震更倾斜更靠近车身。 直到反应合适,如果已经最倾斜且下面孔位已经最靠近车身了,还是慢,要么换一个硬一点的弹簧,要么把前车高抬高。(如果反应过快,就反着调) 再看尾巴,如果尾巴太甩,就把后避震更倾斜靠近车身,如果还是太甩,那只能更换软一点的弹簧,或者增加后车高。 注意,在更换避震孔位以后请重新检查车高。不要托底,呵呵。 另:关于滚动的平衡,我想再多说两句,引用顶置帖中关于滚动中心用到的倒立钟摆的图(原文出处我找不到了,这里给出顶置帖传送门:http://www.rcfan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2507&extra=page%3D1) 前后都有这样一个倒置的钟摆,如下图: 车辆直道入弯时,前后两个钟摆从垂直摆到到一侧。车辆从弯道出弯时,前后两个钟摆从一侧回摆到垂直。漂移车需要后面甩一些,所以都是前面滚动小,后面滚动大,前面更抓一些,让后面更容易甩起来。调滚动就是调整前后滚动的平衡,理想情况是前后滚动大小不同(幅度不同),但是要步调一致(想象一下两个长度不同的钟摆,以相同的频率摆动)这样车子就比较稳。 前后整体摆动速度越快(频率越高),车子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前快后慢:直道(原始位置是垂直的)入弯推头(头先被抛出弯心),弯道(原始位置是歪向一边的)出弯甩尾(尾巴还在继续往外抛)。 前慢后快:直道入弯甩尾(尾巴被抛出弯心),出弯推头(头还在继续往外抛)。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玩车开心。 下面这段视频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前后车身滚动。 |
何为CASTER~C座读数有什么用?大和小的区别? |
以我初中知识:摩擦力只与压力有关 而camber,对于飘移车的硬胎来说,一条新胎,1度camber,轮胎接触地面就一个角,10度,也是一个角.我个人见解是忽略接触面,只关心车轮因camber的大小而改变了传导到地面的动力.当然,轮胎会磨损,我在J2地面玩,每周十多二十个小时的跑,半年就该换一套新胎了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