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说明,帖子只是指出问题,并不是说批评PTG,请不要理解为批评它,黑它。 当然希望LC能够在以后的产品上,进行改进,体现更多的专业性,不能只靠修改、拼凑。 要是车友想玩个娱乐车,耐造,省事,大大咧咧的玩拉力,那么还是很推荐的PTG的。 正文: 总觉得PTG就是个拼凑的产物,没有设计,没有理论基础。 看之前的帖子猜测PTG的开发时间应该不长,原帖也说了是在LC10B5做的拉力。 所以,换而言之,PTG是从LC的越野平台改过来的。而且个人越发感觉,PTG就是生搬硬套来的。即简单拼凑,没有理论设计。 PTG是把越野和电房的结构拿过来,直接拼凑起来用,改变的零件更多的只是从尺寸上能装起来,保证一定强度。然后试跑,考查耐久性,就开始生产出货流程的那种。 几个理由列出来,欢迎大家讨论。 1、转向机构完全用xray越野的 转向的零件基本和之前的xray xb4,以及LC10B5通用,几何尺寸几乎一样。 越野的转向放到电房上,轴距、轮距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对整车的性能影响应该很大。这样直接搬来用,显然没考虑操控,更别说理论计算了。 2、底盘跟越野一样车头上翘,无形中改变了主销倾角,改变了悬挂几何 介绍贴提到的底盘上扬结构,确实从通过性方面有利于越野,并作为亮点进行宣传,但是是否考虑到主销倾角对转弯特性的影响很大,设计上会考虑这种结构带来的操作性改变? 3、传动沿用10电越,而摆臂、轮座这些参考电房。 齿轮用10越的,是亮点也是PTG的优点,保证了耐用性。 但是看悬挂塑料件就会想,会不会有什么电房的摆臂、轮座、C座可以和PTG可以通用,而且重点怀疑对象是xray 4、随着而来的重心位置和转动中心的改变 前面几个都发生了变化,重心、转动中心的变化估计也是不可避免了,也是更加难得考虑的吧。 就是说完全没有底盘参数的概念了。 从技术上来说,我不太相信LC的工程师没有基础和水平,来做RC车辆设计的工作。 产品设计的时候都有三维模型,贯穿设计、制造,给客户的产品图纸上都有。其实只要有心,关键参数都可以从三维软件中得到。比如转向角度、阿克曼角、重心、转动中心。机械类专业都做过类似课程设计的吧。 总结: 上面简单提到的几个改变对整车的性能和操控影响很大,这种没有理论基础的拼凑,结果导致PTG的操控很特别,可能只是误打误撞的结果。所以车架调整、操控调整都很麻烦且反应奇怪。这个车拿调车尺也没有太多必要,也就是调个对称,娱乐车无疑。 其他的老品牌,会更多的从车辆理论入手设计或者修改一款全新车型,得到性能可预知、可控制的产品,相比之下是更重视产品本身的。 所以,究其本质是做产品的态度不一样,取向不一样。所以,谁都没错,选哪个都没错。了解清楚了,选择合适的喜欢的就好! 记得,LC的口号是“Small car, Big fun”。 |
怎么说呢,我一直觉得我从开始玩f1到现在咸鱼玩ptg,很多车子都觉得设计没什么大变更吧,田宫尤其说他一成不变,(技术成熟?),又或者每代都有优化的xray等?其实更好说的其实就是对于这个东西你愿意花费的金钱吧,有钱甭管什么,都买就完了。没钱就是选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都各有优缺点吧,我是觉得这玩意也没什么说谁家的技术独有或者什么巴拉巴拉的,可能就是模具的选择多寡,开模多寡的决定吧,毕竟这东西你越简单粗暴,量产成本就越低,tt02卖的大家都反胃了还是很多人去玩他。所以这种帖子也没什么好讨论的,适合自己最重要吧只能说 |
油炸包龙星 发表于 2021-11-04 11:46 我不是批评呢,我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想到一些,东西分享一下。这些东西可能反映了一个品牌和产品的内在。田宫确实有一尘不变的东西,时常被玩家讽刺。但是,想一想一片白纸的时候,你总得有一个思路去设计,总有一些东西需要去计算,你需要从工程师的角度去思考,需要通过各种参数去把握性能,设计、制造出好产品。或者换句话说,同样的钱,大家是愿意买一个小作坊拼凑出来的产品,还是专业设计出来的产品呢?不过这个想法不一定适合RC哈,毕竟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这个角度只适合我自己,个人是搞技术的,会思考这些问题。但是作为玩家,这些问题可能是没必要思考的。 |
imagine007.gc 发表于 2021-11-04 11:50 嗯,我并不是评判对不对,并加以批评哈。 拿来主义就比较适合这个行业吧,尤其对于一些初创公司,其实整个制造业也是类似。 |
一口可乐一口烟 发表于 2021-11-04 12:00 哈哈,是的,玩的开心就好。可能我想的有点多吧。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