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05-12-23 06: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21 16:34:2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rcf在2005-12-2116:05:12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SRT在2005-12-2023:27:58的发言:
如果中差对电房有用的话,早就出OP件了,没出就说明没用或者作用微乎其微
很不赞赏你在这样的角度来讨论我提出问题。
就算大家都知道1+1=2,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分析讨论问题,而不是这样简单的给个你的答案。
别说我是闲的无聊来讨论这个。那些不爱好模型的人不是一直都还搞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玩遥控车呢。
hehe我的说话很直接
[/quote]
哈哈,我也很直接,不必理会这种帖子就是了,发贴是他的权利,由他去吧
内容都写到如此程度了,还有人提出这种观点,不说啥了,不过让我重新认识了不少id:)
[/quote]
我对纯理论上的东西没什么兴趣再说我出没什么理论基础,我只看结果.你用中差只要比别人一圈快个半秒那我就认为中差还有点用,快不了的话理论上再怎么样也没意义.比赛是在跑一台车不是在跑一台数据
PS:中差这种东西楼主也只不过还在画的阶段,在香港已经有一个人做了套中差装在415要不就是BD是玩了,至于结果嘛......[em38][em38][em38]
|
发表于 05-12-25 12:47: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21 14:29:58的发言:
兄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哈,这些问题早晚会解决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1 四轮独立碟刹,并且安装电子差速器,检测左右(前后)轮转速差,如果超过设定的范围,由单片机(微电脑)控制,适当刹住那个打滑轮
2 转向机构由双舵机操作,并有单片机控制其协调工作,以根据操纵者的转向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ackerman角度
3 其它的toe/camber/caster也由单片机控制,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整
所有这些微电脑的程序,都有严密的计算得出
这位朋友是不是“高智能方程式”看多了?什么都由电脑控制还要你人干吗? |
发表于 05-12-26 02: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18 14:18:1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rcf在2005-12-18 13:59:2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爱小车在2005-12-18 13:31:55的发言:
中央差速有什么作用?
其实现在普遍使用的前单向就是起了一定的差速作用。
本身房车在弯道时左右轮会有转动差,前后轮也会产生转动差的。以前的前单向就是用来化解前轮多走的距离,让车的操控表现的更加灵活。
所以我认为中央差速会在弯道发生作用的。
[/quote]
严重同意!!
过弯时,前后两个差速器之间也会有转速差的,前差速器要比后差速器转的快些!
所以要用单向,并且过弯是要收油门,这样才能保持前后差速器转速差。如果非要用前单向,就得需要加个中差速器了。
[/quote]
你揭了顶级车的疤 |
发表于 05-12-25 21: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发表于 05-12-25 15:54: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发表于 05-12-25 16:04: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以下是引用AI在2005-12-25 15:54:2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dom在2005-12-25 12:47:2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21 14:29:58的发言:
兄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哈,这些问题早晚会解决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1 四轮独立碟刹,并且安装电子差速器,检测左右(前后)轮转速差,如果超过设定的范围,由单片机(微电脑)控制,适当刹住那个打滑轮
2 转向机构由双舵机操作,并有单片机控制其协调工作,以根据操纵者的转向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ackerman角度
3 其它的toe/camber/caster也由单片机控制,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整
所有这些微电脑的程序,都有严密的计算得出
这位朋友是不是“高智能方程式”看多了?什么都由电脑控制还要你人干吗?
[/quote]
CYBER SYSTEM,BIO SYSTEM[em43][em43][em43]
以后比赛只要比电脑配置算数据就可以了,直接发奖[em38][em38][em38]
[/quote]以前看“四驱兄弟”,有一台车可以控制重力,电能损耗接近零[em38][em38]
这个更加不错[em09][em09][em09] |
发表于 05-12-25 21:11: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哪里有撑呀
我只是赞同楼主的设计而已
没有让别人相信我的观点
现在这个帖子已经变成牢骚贴了
“你只会用脑YY”,你可有证据否,这个“只”字,不会是你yy的吧:)
说我yy,哈哈,好呀,我还觉得我yy的挺有意思呢,谢谢你陪我yy呀
|
发表于 05-12-25 20:51: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以下是引用AI在2005-12-25 15:54:2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dom在2005-12-25 12:47:2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21 14:29:58的发言:
兄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哈,这些问题早晚会解决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1 四轮独立碟刹,并且安装电子差速器,检测左右(前后)轮转速差,如果超过设定的范围,由单片机(微电脑)控制,适当刹住那个打滑轮
2 转向机构由双舵机操作,并有单片机控制其协调工作,以根据操纵者的转向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ackerman角度
3 其它的toe/camber/caster也由单片机控制,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整
所有这些微电脑的程序,都有严密的计算得出
这位朋友是不是“高智能方程式”看多了?什么都由电脑控制还要你人干吗?
[/quote]
CYBER SYSTEM,BIO SYSTEM[em43][em43][em43]
以后比赛只要比电脑配置算数据就可以了,直接发奖[em38][em38][em38]
[/quote]
你的想象力不错
理解的可就相当凑合了 |
发表于 05-12-25 20:54: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以下是引用vinnessken在2005-12-25 15:35:07的发言:
传说中的全自动赛车?...那不用人操纵算了......既然可以自动调整,那难道不能自动行驶?RC的乐趣就在于调教的摸索过程与体会,你这样不就丧失了乐趣?
全自动,没有呀,我只是说改善一下控制机构而已,方向,油门还是由你控制呀
小孩子,还是玩最重要 |
发表于 05-12-25 20:58: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以下是引用F103在2005-12-25 16:04:1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AI在2005-12-25 15:54:2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dom在2005-12-25 12:47:2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fogsnow在2005-12-21 14:29:58的发言:
兄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哈,这些问题早晚会解决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1 四轮独立碟刹,并且安装电子差速器,检测左右(前后)轮转速差,如果超过设定的范围,由单片机(微电脑)控制,适当刹住那个打滑轮
2 转向机构由双舵机操作,并有单片机控制其协调工作,以根据操纵者的转向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ackerman角度
3 其它的toe/camber/caster也由单片机控制,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整
所有这些微电脑的程序,都有严密的计算得出
这位朋友是不是“高智能方程式”看多了?什么都由电脑控制还要你人干吗?
[/quote]
CYBER SYSTEM,BIO SYSTEM[em43][em43][em43]
以后比赛只要比电脑配置算数据就可以了,直接发奖[em38][em38][em38]
[/quote]以前看“四驱兄弟”,有一台车可以控制重力,电能损耗接近零[em38][em38]
这个更加不错[em09][em09][em09]
[/quote]
没看过四驱小子,不知道,不过俺你的说法,电能损耗接近0,还能跑车
这个跟用动机没啥区别
俗点叫天方夜谈
正儿八经叫做伪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