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众多因素加起来要调出特别相近的还是比较难 啊,只能靠试车感觉去找 对了我记得ACTIVE有出那种半圆抛面的那款活塞片,不知道怎么样啊 |
xray的避震设计的比较别扭,早期版本气肺很深,并且直径稍大于避震桶,用日系车的设定方法是不行的。个人最讨厌的避震,没有之一。 另外这里xray有关避震以及(竞速)跑的适用范畴,我完全不认可,基本上觉得就是反的。至少我只有在超级抓的时候为了提高反应速度,才会用上50%回弹。 气肺上端大气联通是设定的一种,并不是必选项。 漂移的我不懂 最后那图的避震好像有两还是三年了。不过最后也没机会尝试一下。那个概念很好,阻尼和弹力完全分开设定。 活塞片的外形涉及流体力学,所以边缘性状在小幅低速震动下影响看起来很小,但是对于高频大幅振荡,阻尼曲线是不一样的。 包括稀油+细孔和浓油+粗孔,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的。 以上。 |
漂移因为轮胎的不同,有些设定跟竞速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弹簧的选择是越软的话抓地力越高,对于竞速来说是否也是这样呢?最起码。。。XRAY里面提到的高回弹适合低抓路面,意味着高回弹产生高抓地力,而对于漂移来说,本身就是处于一种失抓的状态。我的推论如下: 竞速用的是软胎,软胎受到车架本身重力以及行走时的推力共同产生的下压力导致轮胎变形,增加抓地面积抓紧地面产生抓地力。因此,高回弹的避震,其油压是正压,意味着避震本身具有“把避震芯往下推出”的特性,因此可以视为油压辅助车重向下压,增加下压力,增加抓地力; 而漂移用的是硬胎,硬胎基本不变形,无法增加抓地面积,因此本身硬胎的抓地力就很低。不同的回弹的避震产生的效果如下: 1.低回弹的避震,其油压为负压,意味着避震本身具有“把避震芯往上拉进”的特性,因此视为油压辅助弹簧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去支撑车重。 2.高回弹的避震,其油压为正压,避震会“把避震芯往下推出”,视为油压辅助车重产生向下的压力去对抗弹簧的弹力。 而压力与支撑力平衡的结果就是静止的时候车架悬挂所在的位置,即车高。当做重心转移的时候,相当于向车架一端产生一个额外的侧倾力,这个力会打破车架那一端的平衡,使得那一端的压力大于支撑力,那么车架就会往那一端侧倾。 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同回弹的避震,相同大小的侧倾力对于车架重心转移的快慢是否完全不一样呢? 换句话说,当本身根据静止车高去做回弹量的避震,当车架静止的时候,此时避震里的油压是平衡的,既不向下产生推力(帮助下压力)也不向上产生拉力(帮助支撑力),因此侧倾力只需要对抗弹簧所产生的支撑力即可做重心转移,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对做重心转移会非常灵敏呢?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