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发表于 09-8-5 10:49: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本帖最后由 crusaderlyf 于 09-8-5 10:52 编辑

车头部分也是CAT的重头戏,原因是schumacher的可卸力式前臂系统,下面来详细讲解。
首先将前差速放入波箱,皮带位置也放好,避震架有梢子,可以放上波箱,装好避震架后注意检查左右可以自由开合,CVD由于变化角度更大,基本可以弯到90度


51.装好避震架后注意检查左右可以自由开合.JPG

避震架左右时独立的,作用在后面有说明

52.cat的前避震架绝对是独树一帜的.JPG

看看下A臂和上摆臂,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53.前A臂及上摆臂.JPG

上下臂都是用插梢固定的,没有E夹固定但不容易脱出,如此将上下臂都上好

54.下A臂插梢.JPG
55.用插梢将上摆臂固定好.JPG
56.上下A臂装好.JPG

然后看转向杯,能想象吗,原来转向杯可以长这个样子,体积显得有点庞大,其实是和C座一体化的,上面装了三颗球头,不过重量比较合理。

57.能想象吗,原来转向杯可以长这个样子,是和C座一体化的.JPG
58.装转向杯.JPG
发表于 09-8-5 11:42: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CAT系列:太多新奇特别的设计!
头转向杯,为了下臂尽量向轴心靠,所以下波头也反过来在上面扣,当年还觉得怪,现在,很多车是这样,不过变成C座形式。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9-8-5 12:32: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转向杯其实就是类似 Mugen Seiki 或 REVO那样的球头式Hub,稍作变形,球头转90°方向。

可卸力的设计还是挺好玩的,等着听讲解。
发表于 09-8-5 12:47:3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Mugen和Revo的是横向式球头。
当年的电越不是C座就是縱向球头。
横向球头有一点,下波头受球头尺寸限制,不能尽靠轴中心,即下臂支点较低。
縱向球头如上下互扣亦一样,CAT的设计,下球头反向上,下臂支点尽向上。
形成同一离地距下,下臂两边是轻微向上,现在很多电越也是此设计,但在当时来说,很前卫了!
发表于 09-8-5 13: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Mugen和Revo的是横向式球头。
当年的电越不是C座就是縱向球头。
横向球头有一点,下波头受球头尺寸限制,不能尽靠轴中心,即下臂支点较低。
縱向球头如上下互扣亦一样,CAT的设计,下球头反向上,下臂支点尽向上。 ...
eugene 发表于 09-8-5 12:47

果然是发哥,见多识广
诚然现代的BUGGY进化后,目前多采用LOSI演变而来的外包围转向形式,下臂支点向上的设计我观察过,YOKOMO依然是坚持的
如BX和B-MAX4,转向杯和C座的结合是交叉的,转向下面部分低于A臂,使得下臂支点向上得以实现
发表于 09-8-5 14: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继续看卸力式A臂的原理,看看没固定之前的开合效果

59.没上橡皮筋之前看看开合效果.JPG

CAT的可卸力式前臂在以往的车中都有出现,图片上看,避震架是左右独立的,打个比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大家都知道,A臂相当于底,直立的避震架相当于高,避震相当于斜边,刚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两块避震架的底部用一根橡皮筋缠紧,当前A臂受到撞击的时候,以三角形为单位的结构会向后退,CVD随着摆动的角度伸长,当受力过后,在橡皮筋作用下恢复原样。这是我一直钟爱CAT的重要原因之一

避震架上橡皮筋,再看看示例效果

60.上橡皮筋.JPG
61.橡皮筋上好了.JPG
abbr_170802a8fa9dcec515967ffc901b6309.jpg


时间关系,已经装好避震,和之前的CAT避震基本相同,采用的可调节孔式的设计,只是更改时依然有点麻烦

63.避震.JPG
SCHUMCHER的单活塞式可调避震,只是调整起来也不简单.jpg
64.卸力式前A臂工作效果图.JPG


前部侧面细节,以及后面大齿和电机的位置比一般车要靠后

65.前部侧面细节.JPG
66.大齿和电机的位置比一般车要靠后.JPG
porschewei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9-8-5 14: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我靠太牛了…………
发表于 09-8-5 14:25: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果然是发哥,见多识广
诚然现代的BUGGY进化后,目前多采用LOSI演变而来的外包围转向形式,下臂支点向上的设计我观察过,YOKOMO依然是坚持的
如BX和B-MAX4,转向杯和C座的结合是交叉的,转向下面部分低于A臂,使得 ...
crusaderlyf 发表于 09-8-5 13:13

云飞兄不要这样说呀!我只一个玩了廿多年也没进步的玩家!
其实下臂在适当离地距下,两边向上的好处:
1:当轮向上压时,臂因圆周作用,形成減短和车距离,即轮距会减短。
2:正常设定下,camber是负值=八字,在向上压时,camber只有增加负值。
当然这个是对车的稳定性有好处。
而尽量下臂两边向上:
这样亦考虑当车离地时,轮向下伸展,下臂减小因圆形活动而形成的偏差。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9-8-5 14:45:3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用皮筋勒紧的方式,会否对落地不利?

例如:若车子落地时尾部较高,且一侧前轮先触地,普通设计的车会一滚而过;而这个卸力设计,会在触地瞬间A臂向后收去,前端Bumper成为出头鸟,而导致“嘴啃泥”,车子向前翻滚。

当然这只是俺主观设想的场景,并未实际操控过此车。或许事事难两全,性能与完赛率的取舍而已。
发表于 09-8-5 17:04: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在CAT时代,电变还是以机械式为主,FET电调也静是大块头,电机没有想象中暴力,从1200到1700mah的电池也可以完赛就可以知道了,其实CAT XL当年有幸夺得IFMAR大奖完全是车神广坂的功劳。那年代KYOSHO的OPTIMA和OPTIMA MIP系列的战斗力很强,YOKOMO的dogfighter设计也非常超前,我反而觉得CAT的设计趋于使用,当然性能也是很强的。80年代末期当时几乎是皮带车的天下,像TAMIYA的轴车反而是累赘,这与今天轴车唱主角正好相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